“充电一小时,工作两小时” 人形机器人续航问题何解?高性能电池正在开发

时间:2025-02-21 08:10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小刘
点击:

 近日,资本市场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持续火热,以长盛轴承为代表的概念股股价连创新高。不过,火热之下也有隐忧,即人形机器人的续航问题。

2月20日,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所长卢瀚宸回复《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人形机器人目前大部分厂商的续航都是2小时以内,应该说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TrendForce集邦咨询分析师乔安然也表示:“当下人形机器人续航时间在2到6个小时之间,需要至少1小时的充电时间。”

不过,卢瀚宸也强调:“当前电池续航问题还未成为人形机器人厂商优先关注的问题,预计未来会逐渐被更多关注。”

人形机器人续航问题何解?

近期,宇树科技在京东官方旗舰店开售Unitree H1和G1人形机器人,不过上线后不久就显示无货。

据了解,G1人形机器人身高约130cm,体重约35kg,配备3D激光雷达和深度摄像头,电池续航约为2小时,移动速度约为2米/秒,价格为1.6万美元。

而登上2025年央视春晚的H1人形机器人,高约180cm,体重约47kg,移动速度达3.3m/s,潜在运动性能5m/s,其配备15Ah(0.864KWh)电池,最大电压67.2V(伏)。

编辑

图片来源:公司官网

相比之下,特斯拉Optimus Gen-2高1.72米,重57kg,负载20kg(手臂附加5kg),行动速度最高可达8公里/小时(2.22米/秒),其配备2.3千瓦时/52伏电池包。

可以看出,H1人形机器人比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更轻、更快,但电池包相对小得多。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三款都属于两足人形机器人。此前,一位人形机器人行业专家曾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电池是个短板,现在市面上很多人形机器人不到半小时就没电了。传统两足人形机器人一方面移动很慢,另一方面也很耗能。”

根据中国信通院发布的《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24年)》,人形机器人需要高性能的电源来提供持久的动力。Figure AI公司发布的Figure 02人形机器人搭载2.25 KWh(千瓦时)的电池组,一次充电可以运行5小时。我国目前大部分人形机器人的运行时间通常为2至4小时。

中国信通院认为,电池方面,目前锂离子电池是主流,但其在能量密度、循环寿命等方面仍无法满足未来人形机器人长时间、高负荷工作的要求。国内企业如宁德时代等正在研发更高性能的电池技术。

需要注意的是,若人形机器人接入DeepSeek等大模型,或将增加GPU芯片配置,而GPU芯片同样是“耗电大户”。

为了解决能耗等问题,就有人形机器人厂家改“两足”为“轮式”。据广汽研究院介绍,广汽第三代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GoMate采用可变轮足移动结构的独特构型设计,不仅提高了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下的适应性和稳定性,而且大幅降低了能耗,相比同类产品节能达80%以上。得益于广汽集团全固态电池的支持,GoMate的续航能力达到6小时。

固态电池是未来增加续航的方式之一

可以看出,广汽GoMate之所以能取得6小时的续航,一方面得益于轮足设计,另一方面便是因为采用了全固态电池。

目前,人形机器人仍然主要使用高镍三元、磷酸铁锂电池作为动力源。乔安然表示:“高镍和铁锂均有采用,形状上面,目前行业内人形机器人大多数使用圆柱电池,如特斯拉Optimus的电池系统是由2个磷酸铁锂圆柱电芯组成。”

与高镍相比,磷酸铁锂的能量密度小得多。

乔安然认为:“固态电池是人形机器人未来增加续航的方式之一,除电池技术更新外,还可以通过快充技术革新以及结构件轻量化等方式来增加人形机器人续航时间。”

对于是否需要固态电池来提升人形机器人续航,真锂研究院创始人墨柯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应该是需要的,磷酸铁锂不合适。”

据了解,特斯拉近期更新人形机器人量产指引,2025年目标生产1万台机器人,产能扩至1000台/月,到2026年达到1万台/月,2027年达到10万台/月,同时二代Optimus将于2025年进行小批量生产,在2026年进行大批量生产并交付给特斯拉以外的客户。

那么,在固态电池没有大规模量产的背景下,人形机器人是否面临续航不足的困扰?对此,墨柯认为:“人形机器人的技术发展也是逐步的,一开始也就是一些耗能不高的简单动作。”

(责任编辑:子蕊)
文章标签: 电池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电池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电池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503204601
邮箱:cbcu@cbcu.com.cn
猜你喜欢
  • LG新能源与通用汽车签署方形电池供应协议

    据外媒报道,韩国电池制造商LG新能源(LGES)与美国汽车制造商通用汽车签署了共同开发方形电池的协议,成为唯一一家同时拥有最常用的三种类型电动汽车电池(方形电池、圆柱形电池和软包电池)的企业。 图片来源:LG新能源 这是LG新能源首次正式宣布将开发方
    2024-12-26 17:52
  •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瑞浦兰钧全固态电池技术加速发展

    在国家双碳战略和新质生产力的指引下,锂电池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锂电池行业的领军企业,瑞浦兰钧凭借其在全固态电池技术上的深厚积累,成功入围浙江省2025年度尖兵领雁+X科技计划公示名单,为产业的转型升级注入了新的动力。 瑞浦兰钧能源股
    2024-12-16 17:45
  • 鸿日汽车集团培育全新锂电池品牌“鸿博士”

    汽车从日常的代步工具,到家和办公室之外的第三生活空间,在新能源时代被赋予更多意义。市场和用户双重驱动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有零有整,涵盖整车与零部件生产的全链条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正在加速布局中,并释放巨大潜力。 鸿日汽车集团紧跟时代发展
    2024-12-06 17:36
  • 世界锂王赣锋锂业,发力进军动力电池市场

    国际影视巨星成龙的电影《我是谁》,剧情开篇是科学家在南非发现了一种具有极大能量的矿石,可以带来一个新的时代。现实中,能存储巨大能量的非锂矿石莫属。 赣锋锂业,低调的世界级锂王,全球领先的锂生态龙头企业,锂行业首家A+H股双上市公司,财富中国500
    2024-12-02 16:15
  • 电池产销能力全球领先长虹新能源赋“能”千家万户

    近日,长虹控股集团旗下长虹新能源公司携全系列碱锰电池、锂离子电池等产品,惊艳亮相。第二十六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作为一家集全系列碱锰电池、锂离子电池、物联网电池等产品研发、制造、销售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的足迹遍布众多科
    2024-11-22 17:21
  • 沈阳“百亿级”动力电池项目一期封顶

    11月14日,沈阳市铁西区亿纬锂能储能与动力电池项目一期工程圆柱电池项目顺利封顶,意味着这一百亿级新能源项目体量最大、工期最紧的主体工程如期完成,标志着项目全面进入围护结构、装饰装修阶段。 该项目于2023年3月开工,投资额达100亿元,填补了沈阳新能
    2024-11-15 17:18
  • LG新能源与Rivian签署5年电池供应协议

    11月8日,LG新能源宣布,其全资子公司LG新能源亚利桑那公司与美国汽车制造商Rivian签署了一项供应协议。 根据协议,LG新能源将在五年内向Rivian提供总计67千兆瓦时(GWh)的4695圆柱形电池。 LG新能源新一代4695圆柱形电池高95毫米、直径达46毫米,以其长续
    2024-11-11 17:01
  • 电动化进程不可动摇!奔驰在德启用动力电池回收工厂

    在距离斯图加特1小时车程的库彭海姆,梅赛德斯-奔驰正在启动一座采用集成机械-湿法冶金工艺的全新电池回收工厂,让这家德国豪华汽车制造商成为全球第一家以自有工厂实现电池闭环回收的车企。 在当天的启动仪式上,德国总理奥拉夫朔尔茨和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
    2024-10-31 17:44
  • “永达官方认证新能源二手车”品牌发布 永达汽车携手炬汇电科打造新能源二手车电池检测新标杆

    随着国家对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强力推动,以及新能源车辆以旧换新的补贴政策不断加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普及得到了有效促进,也为新能源二手车市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当前新能源二手车市场却面临着权威检测机制缺失的困境,尤其是电池
    2024-10-25 15:59
  • LG新能源签95亿大单,将为福特100万辆电动厢式车供应电池

    盖世汽车讯 据外媒报道,10月15日,韩国电池制造商LG新能源(LGES)表示,已与福特汽车签署两项供应协议,将在2032年前为福特电动商用车供应109千兆瓦时的电池,这是LG新能源今年以来最大的一笔交易。 根据双方签署的两项长期协议,LG新能源将为福特位于波兰
    2024-10-16 15:22
专题
相关新闻
  • LG新能源与通用汽车签署方形电池供应协议

    据外媒报道,韩国电池制造商LG新能源(LGES)与美国汽车制造商通用汽车签署了共同开发方形电池的协议,成为唯一一家同时拥有最常用的三种类型电动汽车电池(方形电池、圆柱形电池和软包电池)的企业。 图片来源:LG新能源 这是LG新能源首次正式宣布将开发方
    2024-12-26 17:52
  •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瑞浦兰钧全固态电池技术加速发展

    在国家双碳战略和新质生产力的指引下,锂电池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锂电池行业的领军企业,瑞浦兰钧凭借其在全固态电池技术上的深厚积累,成功入围浙江省2025年度尖兵领雁+X科技计划公示名单,为产业的转型升级注入了新的动力。 瑞浦兰钧能源股
    2024-12-16 17:45
  • 鸿日汽车集团培育全新锂电池品牌“鸿博士”

    汽车从日常的代步工具,到家和办公室之外的第三生活空间,在新能源时代被赋予更多意义。市场和用户双重驱动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有零有整,涵盖整车与零部件生产的全链条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正在加速布局中,并释放巨大潜力。 鸿日汽车集团紧跟时代发展
    2024-12-06 17:36
  • 世界锂王赣锋锂业,发力进军动力电池市场

    国际影视巨星成龙的电影《我是谁》,剧情开篇是科学家在南非发现了一种具有极大能量的矿石,可以带来一个新的时代。现实中,能存储巨大能量的非锂矿石莫属。 赣锋锂业,低调的世界级锂王,全球领先的锂生态龙头企业,锂行业首家A+H股双上市公司,财富中国500
    2024-12-02 16:15
  • 电池产销能力全球领先长虹新能源赋“能”千家万户

    近日,长虹控股集团旗下长虹新能源公司携全系列碱锰电池、锂离子电池等产品,惊艳亮相。第二十六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作为一家集全系列碱锰电池、锂离子电池、物联网电池等产品研发、制造、销售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的足迹遍布众多科
    2024-11-22 17:21
  • 沈阳“百亿级”动力电池项目一期封顶

    11月14日,沈阳市铁西区亿纬锂能储能与动力电池项目一期工程圆柱电池项目顺利封顶,意味着这一百亿级新能源项目体量最大、工期最紧的主体工程如期完成,标志着项目全面进入围护结构、装饰装修阶段。 该项目于2023年3月开工,投资额达100亿元,填补了沈阳新能
    2024-11-15 17:18
  • LG新能源与Rivian签署5年电池供应协议

    11月8日,LG新能源宣布,其全资子公司LG新能源亚利桑那公司与美国汽车制造商Rivian签署了一项供应协议。 根据协议,LG新能源将在五年内向Rivian提供总计67千兆瓦时(GWh)的4695圆柱形电池。 LG新能源新一代4695圆柱形电池高95毫米、直径达46毫米,以其长续
    2024-11-11 17:01
  • 电动化进程不可动摇!奔驰在德启用动力电池回收工厂

    在距离斯图加特1小时车程的库彭海姆,梅赛德斯-奔驰正在启动一座采用集成机械-湿法冶金工艺的全新电池回收工厂,让这家德国豪华汽车制造商成为全球第一家以自有工厂实现电池闭环回收的车企。 在当天的启动仪式上,德国总理奥拉夫朔尔茨和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
    2024-10-31 17:44
本月热点
欢迎投稿
联系人:王女士
Email:cbcu#cbcu.com.cn
发送邮件时用@替换#
电话:010-56284224
在线投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