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德赛
电池与胜宏科技在惠州签署《胜宏科技工业园区121MW/630MWh磷酸铁锂
电池储能电站项目合作协议》。
根据双方协议内容,双方合作共建胜宏科技工业园区121MW/630MWh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电站项目。项目是目前拟建的全国最大用户侧储能电站,位于广东省惠州市,规划47个13.418MWh电池室,配备1689台储能电池柜,建成投运后预计可实现年均约1.7亿kWh的储能放电量。
项目采用德赛电池自主研发生产的280Ah磷酸铁锂储能电芯,具备高安全、长循环、高能效等特点。372kWh电池柜采用德赛电池自产电池模组和高集成一体化CCS方案,使用液冷恒温和主动BMS电芯“智冷”技术,将电芯间温度差控制在3℃以内,实现电芯的长期高一致性。电池柜采用全氟己酮PACK级消防和水漫灌式消防,配置感烟火灾探测器和定温式感温火灾探测器,整体防护等级达IP 54,可灵活适配不同应用场景,满足削峰填谷、动态扩容、需求侧响应、备用电源以及微电网等需求。
值得关注的是,项目打破常规的户外地面平铺电池柜设计,采用隐匿式储藏间模式,首次实现储能电站和生产车间的纵向空间叠加,最大程度节约了占地面积。基于项目全部使用德赛电池提供的储能电芯、电池模组和储能系统,项目正式并网运行后,将实现更好的一致性、可靠性,更高效发挥储能系统优势,提高消纳和电网稳定性,实现更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对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等具有重要意义。
储能按照应用场景可以分为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储能。其中,根据客户群体的不同,用户侧储能分为工商业储能与家庭储能。我国的用户侧储能基本为工商业储能。
工商业是我国最大电力市场,在“双碳”战略背景以及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大趋势下,工商业储能既能满足企业降本增效的实际需求,又能削弱电力限制对企业正常生产的影响。
据了解,工商业储能是指在工业和商业领域应用的储能技术,旨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成本,并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应用。工商业储能技术应用广泛,其应用场景包括电能储备、智能微电网、电网调频、备用电源、电动交通充电基础设施和独立能源系统等。
绿研院注意到,德赛电池可为储能电站、工商业储能、电动汽车充储一体化电站、户储等领域提供一站式的解决方案。今年以来的多个项目,展现了德赛电池的实力:
今年2月24日,德赛西威智慧交通技术光储充0.4MW/0.86MWh示范项目长龙并网。该项目在服务区两侧各建设配套1套100KW/215KWh的储能一体柜,共计430KWh。
3月6日,惠南投开-纬世新能源1.2MW/2.58MWh储能项目并网。该项目采用12台215KWh液冷一体柜,接入厂区400V配电系统,通过“削峰填谷”模式有效提高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3月15日,德赛电池惠南园区1.2MW/2.78MWh储能示范项目并网。该项目采用100KW/232KWh液冷一体柜,利用峰谷电价差,调整储能充放电措施,实现削峰填谷,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大大降低生产成本,为用户节约用电成本约90万元/年。
4月10日,伯恩光学储能电站永湖5MW/10MWh项目并网。该项目也采用德赛电池自研的280Ah电芯,从电芯、电池模块、电池簇、集装箱集成全部采用德赛电池自主设计方案,具有高能效、长循环、高安全等特性。
4月下旬,惠南投开-纬世新能源1.2MW/2.58MWh储能项目通过竣工验收,这是德赛电池在储能工商业应用领域的实力体现。惠南投开-纬世新能源项目采用12台215kWh户外液冷一体式储能柜,接入厂区400V配电系统,利用谷段低电价充电,高峰时段放电,通过“削峰填谷”模式有效提高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和稳定性,进一步保障厂区供电能力,助力厂区降本增效。
4月30日,由德赛电池匠心打造的深圳市光明区首个工商储项目——8.5MW/17.2MWh TCL华星光电储能项目正式并网、投运。该储能项目采用50台德赛电池自研的344kWh液冷电池柜,内置自研高安全、长循环、高能效的280Ah储能电芯。
5月1日,惠电投惠州市德赛电池有限公司仲恺园区6.7MW/13.418MWh用户侧储能项目电池线并网。该项目德赛电池自研的280Ah储能电芯,结合模块化构建、一体化集成的液冷集装箱式储能系统,配备智能化监控系统,打造惠州本土优质储能项目。
日前,德赛电池在与投资者互动交流时表示,受传统优势业务终端市场需求下降影响,2023年公司实现合并营业收入202.85亿元,同比下降6.73; 实现合并净利润5.11 亿元,同比下降40.04%,其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62亿元,同比下降35.13%;
对于公司2023年业绩下降的原因及2024年的展望, 德赛电池表示,由于公司持续在加大新兴业务的投入, 储能业务和SIP封装业务都还在投入期,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35.13%。2024年公司目标实现营业收入230亿元。
(责任编辑: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