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晚,光华科技发布2019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14亿元,同比增长12.7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50.54万元,同比下降89.9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亏损57.75万元,同比下降100.49%;基本每股收益0.04元。
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推动电子化学品原料结构优化、可循环、流程再造等系统优化工作,从源头降低污染物排放,对电子化学品绿色化提质增效项目进行改扩建,包括焙烧-锂浸出系统生产线;镍/钴/铜浸出-萃取分离系统生产线;碳酸锂生产、硫酸铜结晶、硫酸锰生产系统生产线;负极石墨粉回收生产线及配套设备。该项目也是继续构建和完善锂离子
电池材料价值链前端的重要举措之一,将有力提升对锂
电池材料产品上游原料的整合能力,增强锂电池材料主要产品的价值链优势,促进公司锂电池基础材料平台化战略的发展。其次,公司入选工信部第四批绿色制造名单,表明公司的基础建设、产品生产、环境排放等指标均已达到国家要求的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国标评价要求,是符合国家绿色制造重点支持方向的企业升级改造工作。
在5G电子化学品方面,全资子公司东硕科技立项5G移动通信板孔导通电子化学品的研发及产业化,该项目主要适用于5G移动通信板孔导通化技术开发为目标,攻克添加剂核心化合物结构、合成与应用难题,并研发出通盲孔导通化添加剂配方,实现产业化。针对通盲孔填孔时间较长,通孔孔角存在切削及电流范围较小的问题,通过化学配方调节与电化学参数控制,使添加剂在槽液的分散能力更加均匀性,提升产品的质量。
公司通过开展锂电池的梯级利用、拆解、金属综合回收及电池材料再制造等业务稳步推进。首先减少环境污染,促进新能源汽车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兼顾社会效益与企业利益,有助于加快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的业务拓展,是完善公司新能源产业战略布局的具体措施;其次,公司已在在精细化学品方面建立了一整套成熟的工艺流程和技术储备,并在镍、钴、锂的处理和回收利用方面进行了成功实践,并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公司研发的镍钴锰三元材料前驱体,在制备工艺方面具有创新性,电性能优异、安全性好。公司将使用公司技术储备,利用各种动力电池(铅酸电池除外)经循环利用生产动力电池用高性能镍钴锰多元材料产品。在金属资源综合利用方面,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协同络合萃取”到三元正极材料生产的完整产业链,还具备了二次资源回收的能力,在品质控制和生产成本上都具有优势。
新能源材料磷酸铁锂建设项目产品进入验证阶段。锂电池正极材料的性能和质量取决于使用的原材料性能和质量、生产工艺条件、产品技术路线等多种因素,其中原材料性能和质量将直接决定最终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如磷酸铁的纯度部分决定了磷酸铁锂的纯度、比容量、存储性能、循环寿命等关键指标;磷酸铁的形貌和尺寸部分决定了磷酸铁锂的其他部分核心指标,如超细磷酸铁可制备适用于对低温放电及大电流放电性能有极高要求的启停电池的功率型磷酸铁锂,二微米级磷酸铁可制备适用于对能量密度有极高要求的长续航纯
电动车电池的能量型磷酸铁锂等。
公告显示,锂离子动力电池是目前新能源汽车电池的主流电池,因此,锂离子电池材料也就成为影响汽车电池性能的关键因素。在正极材料领域,目前已批量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的主要有钴酸锂、磷酸铁锂以及三元正极材料等。整个锂离子动力电池正极材料将沿着高电压、高安全性和低成本的方向发展,钴酸锂、磷酸铁锂以及三元正极材料等正极材料将在“十三五”期间进一步发展成熟,其安全性和成本将进一步完善。
随着国家新能源汽车宏观政策的确定,2020年,光华科技将加快珠海中力新能源材料生产基地建设投产,以满足公司在新能源业务上的发展需求。此外,公司在珠海设立从事废旧锂电池回收、拆解、再制造及梯次利用的子公司,布局锂电池回收业务。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和储能市场的快速发展,以及公司锂电池产能的逐步释放,公司锂电池业务收入占比有望快速提升。
光华科技还同时披露了2020年第一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3亿元,同比下降25.0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1354.1万元,同比下降193.9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亏损1564.93万元,同比下降323.54%;基本每股亏损0.04元。
电池联盟了解到,光华科技是先进的专用化学品服务商,集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为一体,公司主要产品分为PCB化学品、锂电池材料及化学试剂三大类。公司生产的PCB化学品具有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的特点,并进一步向PCB制造湿法流程的完整化学品体系延伸;锂电池材料是光华科技在多级串联络合萃取提纯技术和结晶控制等核心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国际领先的电池材料生产工艺制造出来的系列产品,具有品质稳定、高压实密度、循环稳定等特点;化学试剂是其传统产品,代表行业技术优势水平。
(责任编辑: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