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波(左一)参与了长安多款自主品牌车型的研发工作。
去年,一次从重庆到北京,跨越2千公里的无人驾驶测试,将长安汽车送上头条。走自主创新之路,打造中国人自己的汽车,是长安汽车副总裁,也是长安汽车工程研究总院院长刘波一直以来秉承的理念。在他和团队努力下,长安汽车旗下的自主品牌不断增加,占比已达六成,计划到2025年,自主品牌汽车年销量达到350万辆,进入全球前十名。这份对创新的执着追求,让刘波荣获2015-2016年度富民兴渝贡献奖。
一次谈判 让他下定决心走自主创新之路
从1988年毕业进厂到现在,刘波已经在长安工作了快30年。由于父母都是长安人,他常笑称自己是个“长安二代”。
在刘波记忆中,长安刚开始做汽车时,采用技贸合作形式,从国外引进技术,在国内生产汽车。1999年,他带领谈判组找到国外一家合作伙伴,请求对方帮助开发一款市场急需的微车产品。对方提出,开发费要七八千万人民币,时间还不能满足要求。
刘波再三询问对方,有无回旋余地,换来的是对方毫不客气的回答:“我们很忙,能帮助你们开发,是看在我们是合作伙伴的面子上,否则你们出再多钱,我们也不会帮助你们开发,这件事没有什么好商量!”这一番话,深深刺痛了刘波和谈判组每一个人的心。
“那时,大家清醒地认识到,市场换不来真正的技术,落后就要挨打!”刘波说,这次经历更加坚定了他们的决心,必须要走自主创新之路,必须要掌握核心技术。
2000年后,长安汽车就放弃了过去引进技术进行国产化的模式,转而走向“以我为主、自主开发”的道路。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刘波还牵头突破了100余项关键核心技术,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32项,获得发明专利876件。
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事 攻坚克难在项目一线
然而,自主创新之路充满了艰难曲折。2010年,刘波接手逸动项目,此时距离投产只有20多个月,可以说时间非常紧。项目组也正面临着巨大挑战,之前的方案被公司高层否定,随着时间一天一天过去,整个项目团队都承受着巨大压力。
“当时,领导认为现有方案最多一年能卖2万辆,而我们想要的是一年卖10万辆的‘爆款’。”为了将逸动的造型打造成产品的亮点,刘波几乎每天深夜都通过专线、视频与位于意大利的长安欧洲设计中心同事进行沟通和探讨,还每月飞一次意大利,与国外设计师们讨论设计方向。
一开始,外籍员工并不习惯加班。于是,刘波带领造型设计团队,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去感染和影响外籍员工,一起通宵达旦、加班加点设计方案。
2011年初夏,距离逸动项目投产上市只剩9个月,也是团队最艰难的时期。刘波在凌晨三年向全体组员发布了一封邮件“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事,非常之事,必待非常之人”,以此鼓励大家笨鸟先飞,锲而不舍,表示自己将时刻与大家战斗在项目的第一线。
终于,逸动的最终造型方案获得公司高层肯定,代表着未来几年长安造型的风格,也为逸动产品未来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自主品牌占比六成 瞄准新能源汽车领域
除了逸动项目,刘波还参与了多款自主品牌车型的设计研发工作。据介绍,长安汽车在10年间打造了CS95、CS75、逸动等近20款经典产品,覆盖了轿车、SUV、MPV等车型。其中,自主品牌占比六成。2016年,长安自主品牌汽车年销量达到171.8万辆,乘用车年销量突破100万辆。
去年10月,长安汽车发布了“愿景2025”规划,将逐步从传统汽车制造企业向现代科技服务企业转型,计划到2025年,自主品牌汽车年销量将达到350万辆,进入全球前十名。
刘波透露,长安一直很关注新能源汽车,这代表着汽车产业未来的制高点。第一个阶段,公司从混合动力开始研发,目前重点放在中度混合上,能让车辆节油率达到25%。下一阶段还将成立长安新能源公司,争取国家项目和资金发展研究
电动车。同时,升级现有
电动车行驶里程数,今年就将增加到300公里。
“此外,新奔奔将开发电动版,进军北京等新能源汽车市场。”刘波说,预计到 2020年,长安新能源汽车占比将达10%。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