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氢能项目碳减排量增加价值

时间:2023-10-12 09:49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综合报道
点击:
       上海正在致力于建设国际一流的氢能科技创新高地、产业发展高地和多元示范应用高地。上海也在同时推进全国碳交易中心平台和国际碳金融中心建设。氢能产业与碳市场之间存在天然的联系,完善氢能碳减排市场化交易机制,推动清洁氢产生的减排量纳入国家自愿碳减排市场是当前的行业共识。
 
  但是,全国碳市场的建设进度和碳市场价格的发展有其自身的制度安排和发展规律,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里的碳市场价格水平可能无法对氢能产业提供足够的支持。为此,需要从碳抵消和碳中和两个领域创新碳市场工具,主动为氢能项目碳减排量增加价值,从而实现用碳市场推进上海氢能产业发展的目的。
 
  一、现阶段用碳市场推进氢能产业发展存在困难
 
  用碳市场促进氢能产业发展需要两个关键步骤:一是让氢能项目的减排量进入我国碳市场。二是让氢能减排量的市场价格能够起到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作用。前者实现起来相对容易,后者则是困难的。
 
  具体来说,让氢能有关项目进入我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体系,这个靠程序性和技术性的努力,相对容易。氢能有关项目进入我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体系后,氢能有关项目产生的减排量可用来给重点排放单位在碳市场履约进行碳抵消。同时,氢能有关项目也可以在自愿减排的碳中和领域,被企业买去进行碳中和。
 
  用碳交易这种市场化工具促进氢能产业发展的逻辑前提是有一个发展完善的碳市场。但目前我国碳市场刚刚起步,仅有发电行业纳入到全国碳市场,碳市场的价格也不高,目前在每吨70元的水平,欧盟的碳市场价格在每吨630元人民币的水平,是我国碳价的9倍左右。碳排放权价格低,用来抵消碳排放的氢能减排量的市场价格就会更低。
 
  不止如此,在我国目前用来进行碳抵消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量中,氢能减排量与风能、光伏和甲烷回收利用的减排量都是等价值的,也就是说,目前的碳市场工具设计无法准确反映氢能碳减排量的真正价值。
 
  二、创新碳市场工具推进上海氢能产业发展的路径和举措建议
 
  目前无法预期在未来几年内我国的碳市场价格是否能升高到足以通过碳市场推动氢能产业发展的地步。按照传统路线,只能等待和期待全国碳市场的繁荣,才能让碳市场真正为氢能产业提供更多现金流。解决上述困境的思路是通过创新碳市场工具,增加氢能碳减排量的市场价值。具体有两条路径:一是在碳抵消路径方面用碳基金为氢能碳减排量增信。二是在碳中和路径方面通过设立高水平的“上海标准”,让氢能项目的减排量相比其他项目类型产生溢价。
 
  具体建议如下:
 
  (一)设立政策性碳基金从碳抵消路径方面为氢能项目减排量增信
 
  第一,设立上海氢能风险补偿碳基金。作为政策性碳基金,在氢能相关项目建设启动期,提前预购其未来碳减排量,从而在项目早期提供现金流;为社会第三方购买氢能项目碳减排量提供担保,当氢能项目减排量不能如期签发或者项目业主无法交付的情况下,风险补偿碳基金向第三方提供赔付;当氢能项目减排量的市场价值低于社会第三方买入价的时候,风险补偿碳基金负责回购或者向社会第三方买家补偿差价。通过这种风险补偿机制,提高上海氢能碳减排全产业链对国内外金融资本的吸引力。
 
  第二,设立上海氢能减排项目母基金,为投资氢能减排项目的社会资本提供配套资金,并在项目风险承担方面承担更大比例的风险,以此鼓励和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投资氢能减排项目。发挥上海氢能减排项目母基金开发性金融的引导作用,促进相关碳金融资本在上海进行布局,培育上海氢能相关碳金融产业链的发展。
 
  (二)推广氢能减排项目的上海标准,在碳中和路径方面实现氢能项目减排量的市场溢价
 
  第一,为氢能碳减排项目设立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上海标准”。要求氢能减排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在诸如促进就业、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扶贫减贫等方面的贡献能够达到一定的水准,设立对这些可持续发展贡献进行衡量的规则和程序,形成“上海标准”。在可持续发展贡献方面具有可信的贡献,是氢能减排量能够在国内外自愿减排市场上溢价的必要条件。
 
  第二,利用上海各类大型品牌论坛、会议和赛事的影响力,在这些大型活动碳中和的过程中,优先使用符合“上海标准”的氢能减排项目,从而助推提升氢能减排项目“上海标准”在国内外的知名度。
 
  第三,从国际合作的角度,与欧盟、世界银行等联合成立上海氢能产业国际碳基金,共同支持符合“上海标准”的氢能项目减排量在世界范围内的价值提升和流动性提升,并以此为交流平台探索氢能项目的碳减排量在应对“欧盟碳关税”方面的应用,探索中国企业购买符合“上海标准”的氢能项目减排量用来满足欧盟碳关税相关要求的可能性。通过联合成立国际碳基金,让欧盟方面和世界银行等参与进来,从而增加氢能项目碳减排量在我国应对欧盟碳关税方面的使用机会。
 
(责任编辑:子蕊)
文章标签: 氢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电池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电池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503204601
邮箱:cbcu@cbcu.com.cn
猜你喜欢
专题
相关新闻
  • 氢能源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近年来,我国氢能技术及产业快速发展: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完成达速试跑,海水直接制氢技术在福建海试成功,《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氢能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等陆续推出……氢能作为清洁能源,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也成
    2024-06-04 09:19
  • 氢能加速跑!2040年我国燃料电池车辆渗透率有望达到50%

    作为前沿新兴产业和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场景,氢能产业热度再起。
    2024-06-03 09:16
  • 946万元入股!油气上市公司跨界氢能!

    瀚氢动力是国内车载及无人机供氢系统和航天动力推进系统领域的民营领先企业
    2024-05-28 10:53
  • 以点带面拓展应用场景示范 笃行不怠迎接氢能产业的春天

    双碳目标为氢能快速发展带来重要机遇
    2024-05-24 09:47
  • “氢”风吹“绿”万亿大市场 四川如何练氢功

    新赛道竞技大幕拉开,四川实力如何?5月中旬,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展开调查,从制氢、储氢、运氢、加氢、用氢等氢能全产业链视角,感受四川练“氢”功的现状。
    2024-05-23 09:19
  • 氢能产业调查

    我国氢能正处于规模化导入期,尽管全国各地陆续发布了上百份氢能相关规划和政策,但产业尚未形成统一有序的管理机制,关键技术和标准体系支撑较为薄弱,各界对于氢能的认知尚不全面。如何加快培育发展氢能产业,引导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助力“双碳”目标达成,
    2024-05-20 09:35
  • 应用端“破局”,拓展氢能产业空间

    全球领先的综合电子元器件制造商村田制作所,将其在中国启用的首个氢能源物流运输放在了无锡工厂。本月6日,两辆氢能货运卡车驶出无锡村田电子有限公司的厂区奔赴供应链。作为无锡重点培育的未来产业之一,氢能应用再引关注。
    2024-05-16 09:31
  • 马来西亚多举措促进氢能产业发展

    近年来,马来西亚积极促进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氢能产业成为发展重点之一。
    2024-05-15 09:28
本月热点
欢迎投稿
联系人:王女士
Email:cbcu#cbcu.com.cn
发送邮件时用@替换#
电话:010-56284224
在线投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