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报道,韩国锂
电池供应商SK Innovation和LG化学日前达成和解,前者将向后者支付2万亿韩元(约18亿美元)赔偿金,其中包括一次性付款和运营特许权使用费。双方同意在美国和韩国撤回所有法律纠纷,并达成为期10年的非纠纷条款。至此,锂
电池行业内长达2年的“世纪纠纷”告一段落。
随着动力电池行业快速发展,上述案例也给我国企业敲响了警钟,相关企业亟需做好风险排查和专利布局。
和解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LG化学与SK Innovation都是美国动力电池市场的重要供应商。其中,SK Innovation主要向大众、福特及现代汽车等企业提供动力电池,LG化学则是特斯拉和通用汽车的电池供应商。
两家企业的专利纠纷要从2019年说起。当年,LG 化学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发起了4次诉讼,指责SK侵犯其专利,随后又指责SK窃取其商业机密。随后两年中,双方进行了多次交锋。今年2月,ITC做出了有利于LG化学的判决,对SK锂离子电池实施为期10年的进口禁令。SK方面回应称:“要退出正在建设、耗资26亿美元的佐治亚州电池新工厂。”
“该工厂将为当地创造6000个工作岗位。”业内人士向记者介绍,在LG化学与SK Innovation整个诉讼过程中,都有来自政府和汽车巨头的影子。因为一旦禁售,不仅是SKI Innovation,上述主体都会遭受损失。
到今年3月31日,事件发生“神反转”,ITC裁定结果表示,SK Innovation没有侵犯LG 化学的电池相关专利。
在此需要厘清的是,商业秘密和专利侵权是两个独立诉讼。业内人士指出,2万亿韩元赔偿针对的是商业秘密诉讼,尽管中间加入了对专利侵权的调查,但目的也是彼此施压。“ITC裁决的反转,可能是提前得知双方达成和解,早早了结专利侵权案,这样两家企业面子上都过得去。”
北京超凡知识产权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数据与咨询事业部副总经理蒋涛指出,两家企业和解几乎是必然结果,是诸多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从战略层面来看,动力电池进口禁令不利于美国和韩国在国际新能源市场上的竞争。
我国企业缺乏核心专利
上述案例并非个例,随着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蓬勃发展,锂电池知识产权诉讼案件时有发生,且企业难以取证、维权较为困难。
“在一个案件中,锂电池制造商通常需公证购买至少两个车型,每个车型至少两辆,费用高昂,且维权周期长,整个案件全程需3年左右,相对锂电池产品的更新换代周期严重滞后。”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曾呼吁加强锂电池知识产权保护。
在业内人士看来,目前我国锂电池行业已建立起完整的产业链,技术、工艺、原材料等环节基本实现国产化,部分达国际领先水平,但我国电池企业对知识产权的认识还有待提升,在专利布局上较为薄弱。
“单从数量上看,我国锂电池领域的专利申请量全球第一。我们缺少的是高价值的核心专利,这些专利要在技术上‘占得住关隘’、法律上‘经得起考验’、市场上‘守得住利益’。”蒋涛指出,我国锂电领域研发起步较晚,在一些基础技术尤其材料方面缺乏核心专利,受制于外企,这种情况在下一代锂电池材料研发上依然存在。先进材料技术的研发往往需要长时间投入,且要承担失败风险,大部分企业对此都难以承受。
此外,大部分研发资源集中在科研院所,而科研项目又难以与市场需求对接,导致成果与市场脱节、技术以模仿和改进为主。因此,我国企业难以产出核心技术和相应的高质量专利。
既要加强管理又要持续创新
已有前车之鉴,我国动力电池如何做好知识产权保护?
蒋涛指出,动力电池企业应加强对技术秘密的重视和管理,并借鉴LG化学与SK Innovation案例的经验,学会使用商业秘密诉讼来维权。反过来,企业在引进技术人才时,要考虑是否存在侵犯商业秘密的风险。企业要明确哪些内容适合技术秘密保护、哪些内容适合专利保护,通过反向工程获知的技术,建议通过专利形式保护,将人才流动带来的潜在损失降到最低。
“企业兴师动众诉讼的背后,是未来锂电池领域巨大的市场利益。有利益就会有纷争,未来锂电池领域的专利、商业秘密诉讼将越来越多。”蒋涛进一步表示,LG化学是锂电池领域最活跃的专利申请人之一,未来也不排除其依靠自身专利优势阻止国内企业进入海外市场的可能,尤其是那些与其具有相似技术的企业。所以,国内企业要提前做好风险排查和专利布局。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赢合科技总裁许毅看来,企业注重技术保护、写足够多的专利还不够,研发是专利布局的基础,企业要持续进行技术创新,要有危机感。
蒋涛强调,企业利用好专利情报资源,可以掌握在研技术的发展动向和趋势,加速研发进程。企业不应只满足于专利申请,而要考虑进入“给企业经营创造风险可控的安全且自由环境”的新层次。如在研发过程中,以防御风险为目的,做好技术主题、竞争对手分析;结合现有技术检索结果,围绕研发项目,进行核心专利规划和布局;适当进行海外专利申请;提高技术人员专利信息应用能力,建立高水平知识产权团队等。
(责任编辑: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