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1新政就像一针催化剂,显著加速了光伏行业的风云跌宕,特别是对于中国的下游光伏发电市场。据统计,2018年531之前,全国重大电站交易,仅0.05GW。2018年531之后,全国重点电站交易11项,1.29GW。2019年一季度,也达到了0.516GW,前后交易量激增达到20倍、10倍。仔细观察卖家多数是民营光伏企业,那买家都是谁呢?2018年7成电站的买家都有国资央企背景,2019年一季度,除一项海外电站出售给国外资产公司外,也全部都是国资背景。
回顾这几年的电站交易历史,也可以看到很明显的趋势(如下图),下游光伏发电行业,集中度正在加速,主角也逐步开始了变化。
乍一看,怎么有点像春秋战国的剧情啊?这里就有一个疑问了,光伏电站到底应该谁来玩呢?谁会成为真正的霸主呢?华夏能源网前几日的一篇文章(“国”姓豪门是否适合迎娶“光伏发电”?| 论道光伏未来①)就曾经提出,国资集团不应该成为中国光伏电站市场的主体。虽然作者也提出了很多的依据和理由,但我认为还是有些牵强,特别是全文没有对电站交易的现实大背景进行剖析分析,脱离现实谈发展毫无意义。
要研究这些问题,我们还是要从回顾中国光伏电站的历史开始:
一、 回顾历史——中国光伏的理想与现实
1、中国光伏发电历史
我国的光伏制造业,作为一个全球瞩目的战略行业,最早完全依托于海外市场,获得了非常快速的增长,但随着海外的双反与萎缩,行业逐步遇到困难。结合中国在国际上做出的减排承诺,中国逐步开启了自己的光伏发电市场。
中国光伏电站市场的正式启动,是从2010年的“金太阳工程”开始的,但真正爆发是2013年光伏标杆电价补贴政策出台后,中国光伏发电一跃位居世界首位,持续至今。2017年新增装机甚至达到了全球的54.7%。就算去年531新政下“光伏寒冬”,仍然达到了40%。
作者是2013年加入的光伏行业的,说到当时我对中国光伏发电市场的感受,可以用一个字来形容——“抢”。抢项目(路条)、抢屋顶、抢并网(630)、抢人才(开发人员、项目管理人员、技术人员)。
当时中国光伏电站开发投资的主力就是民营光伏制造集团,大家普遍的思路就是:我懂光伏我专业——我有产品和供应链优势——抢先开发投资电站——抢市场占有率、形成规模优势——电站资产上市证卷化——获取高额回报。
这样做的好处也是很明显的:1,按照测算投资光伏电站(加上国家补贴)可以获得长期稳定高额收益,优质项目甚至可以达到20%以上收益,如果利用金融杠杆,收益甚至可以更高。2,可以显著带动自身的组件、逆变器等的销售。3,可以做大自身资产和营业额。4,拓展业务领域、摆脱单一的制造业局限。
这样一举多得的事情当然要做了,一时间一个新的中国奇迹产生了,除了2014、2015年几乎每年都是100%左右的高速增长。多数传统光伏制造集团,包括地方新能源企业,都加入了这场竞赛。
2、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人们常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补贴拖欠”、“弃光限电”、“居高不下的非技术成本”成为光伏现实中的三座大山。
补贴拖欠
经过16、17年的电站建设高潮过后,出乎政府的预期的高速增长,导致补贴无法及时到位,据业内人士统计,国家累计拖欠光伏补贴超600亿元,其中光协鑫一家就拖欠总计高达62亿。补贴平均拖欠时间在1.5年-2年左右。
弃光限电
光伏由于其发电量的波动性,对于电网有较高的消纳调节峰谷的要求,但过去几年光伏电站集中区域,往往是我国电力基础薄弱区域,消纳调峰能力本来就弱,再加上地方对于火电的相应保护,就造成了西北五省弃光率居高不下,据统计2017年新疆、甘肃两省的弃光率分别达到21.6%和20.8%。弃光的部分,可都是电站的纯利啊!
居高不下的非技术成本
目前非技术成本已经占到总投资成本的20%以上,算到电价上面至少1毛钱。其中包括了土地成本,电网接入成本,财务成本等等。
土地成本,近年由于消纳、限电等因素,近年来光伏电站普遍转移到土地相对紧张的中东部地区,土地租金普遍达到1000元/亩以上。有的地方甚至还要一次性缴纳10年、甚至20年的土地租金,加上部分地区需要缴纳的2-10元/平米不等的土地税费。折算下来,一个占地300亩的10MW电站,每年土地相关支出就达到80 - 300万,20年下来就是1600万-6亿元。而10MW电站的年发电收益也仅仅是600万 - 800万,这将极大减少电站的收益水平。
电网接入费用,包括了接入审查及批复相关费用、送出线路建设成本、送出线路征地费用、汇集站升压站建设成本、改造扩容费用等,投资大约为0.1~0.5元/W,大型电站往往动辄上千万甚至上亿,而这些很多本该是由当地电网企业承担建设的,虽然电网也承诺将进行回购,但是从近年来实际情况上看,目前为止实际回购的比例是很低的。
资金成本,这个其实中国民营企业的普遍困难,相对国外2-3%的平均融资成本,国内的政策性贷款利率也可以达到3-5%,但实际上看大部分民营企业是很难享受到的,往往融资成本要达到10%左右。这对于资金密集型的行业,影响是十分巨大的。
虽然,国家对于降低非技术成本上,已经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是距离真正解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三座大山的存在,不仅直接降低了光伏电站收益水平和现金流,“补贴拖欠”、“弃光限电”、“土地税费”的不确定性,更是直接削弱了金融机构对于光伏的信心和电站资产化能力。不仅让企业融资变得更加困难,而且更是直接破灭了众多下游光伏企业战略构想中最重要的一环“电站资产上市、证券化”的战略设想。直接导致了众多涉足光伏下游业务的光伏制造企业,纷纷陷入现金流短缺的泥潭。
531新政,对于制造业的压力骤增,面对生存的压力,以及面对现实的冷静战略反思后,造就了531之后的电站易主频频。
二、 剖析解读——中国光伏发电的玩家角色定位与分析
通过历史的来龙去脉分析,我们终于了解,中国光伏电站历史变化的原因与背景,以及近年交易的现实背景,可以说中国光伏发电霸王易主的实乃现实之举。那么从理性的分析和未来展望看,未来光伏电站到底应该谁来玩呢?在这场游戏中,大家应该分饰什么角色呢?就让我们通过分析光电发电的本质来,推导答案吧。
1、玩家定位与分析
参与玩家:大型光伏制造集团,地方新能源企业,国资能源集团,大型金融机构,地方投资者
业务领域:电站开发,电站投资,EPC建设,运营运维
2、分析结论与未来展望
(1) 电站开发领域——随着电站由地面集中式为主,转为分布式为主,地方新能源企业将逐步崛起。
大型光伏制造集团:优势在于全国性开发网络,专业的光伏解决方案能力,对于开发利润要求不高,更希望借此拉动其产品销售。
地方新能源企业:优势在于区域开发网络,地方关系优势(业主、电网等),但未来去补贴化后,较低的开发利润空间,将限制其发展空间。
(2) 电站投资领域——从单一投资主体(民营光伏—→国资能源集团),逐步转换为多元化投资构成(国资、基金、企业自投等)
国资能源集团:拥有很低的资金成本、优势的电网关系、补贴获取能力、对于新能源持有的需求(任务),天然的电站投资者。
金融投资机构:随着去补贴化的进程加速,拥有大量低成本资金的大型金融投资机构,随着光伏电站收益稳定清晰、保障体系的完善,在未来将逐步成为电站投资持有的另一位重要主角,但现在由于电站还有很多不稳定的因素,金融基金方面仍然还有一定顾虑。
地方投资者:对于中小型电站、特别是工商业分布式电站,地方资本、屋顶业主的参与,将成为非常重要的补充。随着电站资产化、证券化进程,将逐步加大比重。
(3) EPC建设领域——专业!成本!实力!
EPC的利润会越来越薄,只有更专业、成本控制更好、更具实力的EPC企业才能生存,大型电建企业在国内具有天然优势,光伏制造出身EPC公司出路是走出去。
电力建设工程公司:拥有专业的建设施工队伍,专业电力建设经验,对于电力系统的熟悉,较好的供应链能力,随着未来光伏的普及化和专业化分工,将会成为光伏EPC的主角。
大型光伏制造集团:下属的EPC企业,拥有专业的光伏经验与光伏主要设备的供应链优势,加上主观意愿较强(拉动产品销售),也将在很长一段时间能成为该领域的主角。在海外优势将更加明显。
(4) 运营运维——规模化、专业化,将成为未来运营运维核心能力
大型光伏制造集团:拥有光伏专业优势和大规模存量电站运营经验优势的大型光伏制造集团下属运营运维公司,将成为未来电站运营主要力量,并会有很高的行业集中度。
地方新能源企业:通过在区域上的规模效应,占据一席之地。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未来下游光伏电站市场的游戏角色将发生很大的变化。光伏制造集团将逐步退出电站投资领域,更多承担起电站服务的角色,特别是电站开发和运营运维领域。电站投资领域,将朝着国资能源集团和金融投资机构为主、地方企业、游资投资为补充的多元化发展。
三、 展望未来——中国光伏发电的和谐共赢之路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背景下,大而全、大而不精、通吃产业链,已经不适合时代的要求。只有充分做专、做精、贴近市场、做好差异化、细分化,才能为客户提供最好的服务,同时获得高额回报。
随着光伏暴利、粗犷发展时代的结束,中国光伏企业全产业链通吃的时代即将结束。爱康集团2006年从光伏制造起家获得斐然成绩,在2011年成功上市后,迅速进军光伏电站投资开发、EPC运维,光伏金融、智慧能源等领域,并取得骄人成绩,成为中国光伏行业全产业链布局的代表企业之一。但早上在2017年中国光伏发电最辉煌的时候,爱康就开始反思,发现全产业链扩张并不适合中国光伏的未来,特别是民营光伏企业。于是早在2017年就开始针对转型进行了一些列准备与布局,开始接触各大国资能源集团,协商电站出售与转型事宜,明确了“低负债、高流通、轻资产”的阶段性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并发布了聚焦“智造高效新能源”——专注高效智造、价值化服务、海外平台布局的企业新战略。
2018年531新政前20天,爱康先见性的与浙能签署了电站资产出售的战略框架协议,531之后不到3个月,行业还在一片恐慌之时,就率先与浙能签署正式的电站资产出售相关协议。这一切正是爱康提前布局,主动进行战略转型的结果。
目前中国下游光伏的风云变化,不仅是光伏企业的无奈求生之举,而更多的是理性、科学的主动战略转型。
国资能源集团,作为国家能源基石力量,无论从资本市场、还是能源管理调配的角度,中国光伏发电这个新生之树,在长成参天大树、遍布千家万户之前,都还需要他的悉心呵护。所谓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希望国资能源集团能够勇敢担负起中国光伏发电、低碳中国的历史重任!
展望中国光伏未来,国资大型能源集团、民营光伏制造企业、全国与地方性系统集成与运营服务商、中小型经销商、民间资本等,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弥补弱点,携手共迎中国光伏新辉煌!
4微米!这里的锂电池隔膜越做越薄2024-06-04 11:39
|
智己:第一代光年固态电池10月上车量产 续航超1000公里2024-06-02 15:22
|
紫金矿业:计划2025年投产2万吨磷酸铁锂电池回收项目2024-05-29 18:37
|
海马汽车深耕氢燃料电池汽车新赛道2024-05-29 09:12
|
湘潭电化:深耕锰系电池材料领域数十年,将积极把握行业发展机遇2024-05-28 18:27
|
赢合科技:海外国家电池扩产需求更大 有机会获得全球化红利2024-05-26 11:41
|
麦格纳中国首个电动汽车电池壳体项目落户长春新工厂2024-05-26 10:41
|
比克电池荣获中国船级社型式认可证书,开启绿色航行新篇章2024-05-24 11:17
|
引领46系列大圆柱超充电池产业化,云山动力完成近亿元Pre-A轮融资2024-05-24 10:53
|
“电池回收大王”吃不饱了2024-05-23 1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