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工信部发布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第306批)公告,同意在《公告》内设立纯电动乘用车生产企业——前途汽车(苏州)有限公司。
这被视为自2016年10月10日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项目审批通过以来的再一次重大进展。这意味着前途汽车正式获得了新建纯电动乘用车生产资质,成为第6家获得发改委和工信部“双资质”的企业。
据界面新闻了解,按照由工信部和发改委联合在2015年发布的《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要求,新建车企要想获得纯电动汽车生产资质首先得获得发改委对该项目的审批核准,在发改委审批之后,获批企业还要通过工信部《乘用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和《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的考核,列入《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完成这一步即是正式获得了纯电动汽车的生产资质。
自去年5月起,发改委近一年的时间再无新的资质审批放出。这源于此前发改委一口气审批发放了15家资质,被业内认为审批过于宽松。
眼下,获得发改委项目批复的企业有15家,分别是北汽新能源、长江汽车、前途汽车、奇瑞新能源、江苏敏安、万向集团、江铃新能源、重庆金康、国能新能源、云度新能源、知豆、速达、合众、陆地方舟及江淮大众。
而获得发改委和工信部“双资质”的企业除了此次的前途汽车之外,仅有北汽新能源、云度新能源、江铃新能源、知豆、长江汽车,共6家。
据媒体报道,拿到第12张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资质的河南速达,事实上已经“五年未造出一辆车”。因此,发改委暂时收紧了资质的发放。不仅如此,相关部门还在进一步对此前的资质申请的情况进行排查,企业在获得资质之后,是否能兑现申请时的投资承诺,是否具备车型的研发和生产能力。
“有些企业拿到了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却根本没有实力生产汽车,而是借着’资质’四处找投资;而很多有能力、想要生产新能源汽车的企业,却得不到生产资质。”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3月28日举行的2018智能汽车国际研讨会上发表了以上言论。
界面新闻曾对前途汽车的产品规划进行过报道。首款产品前途K50已于2017年12月份在前途汽车的苏州生产基地开始规模批量生产。前途汽车董事长陆群此前透露,前途K50还将会在今年3月和5月分别进行第二次和第三次试生产,正式批量量产时间为今年6月份。
前途汽车官方介绍,前途K50采用前后桥各搭载一台电机,驱动方式为四轮驱动,这套动力系统综合最大功率为300kw,最大扭矩为600N·m,百公里加速为4.6s,最高速度将超过200km/h。新车续航为300km。车身尺寸方面,新车长宽高分别为4628/2064/1254mm,轴距2650mm。
前途汽车告诉界面新闻记者,K50的定位处于Model 3和Model S之间。其第二款产品定位则为入门级,新车将会在今年的北京车展上亮相,上市时间为2019年。
这家公司与大部分造车新势力的着力点有所不同。后者以“自动驾驶、智能互联”作为车型的主要卖点,而前途汽车却将这些元素当作汽车的“基本要素”。前途汽车公关总监潘磊曾表示,今天创新的“智能”与“互联”是明天汽车的“标配”,对于消费者来说,最本质的驾驶性能才是车辆核心价值所在。前途汽车专注于整车性能的提升,采用轻量化材料和模块化电驱动技术,打造能让更多消费者体验驾驶乐趣的纯
电动车。
据该公司透露,其自主研发纯电动汽车核心技术解决方案包括:通过全铝合金车身框架,以及全碳纤维车身覆盖件的应用,尽量减少
电池配重对车身总质量和加速性能的影响;通过独有RESS可再充电能量储存系统对
电池进行严格的恒温控制,确保电池在全路况、全天候下的可靠性和耐久性;通过VCU整车控制管理系统,实现对电动汽车电驱系统、可充电能源系统、充电系统等的统筹管理及整车控制。
拥有这些核心技术被认为是它在获得双资质的“排位赛”中如此靠前的原因。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