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升股份(603305.SH)的标志源于汉字“旭”,“九”字靠左,右边是一轮冉冉升起的红日。
字如其意,2017年前三季度揽下5.7亿元销售,头顶特斯拉“一级供应商”、“全球杰出合作伙伴”光环的旭升股份,正享受特斯拉量产带来的产业红利。
双方合作源于2013年6月,旭升股份首次与特斯拉接触,2013年起成为Model S、Model X动力系统、传动系统、
电池系统等零部件供应商,更在2016年拿下Tesla Model 3变速箱箱体的订单。
“在Model 3的全球招标过程中,特斯拉在中国找了十多家公司,北美和欧洲找了十几家公司,第一轮技术方案讨论下来,中国就留了我们一家,最终我们负责后驱零部件,拿到了主要份额,另一家德国企业负责前驱零部件,拿到次要份额。”2017年11月30日,旭升股份董事长徐旭东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
专注铝合金等精密机械加工的旭升股份,凭什么获得特斯拉“入场券”?2017年7月10日登陆上交所后,旭升股份如何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刷新其成长路径?
特斯拉提供的“入场券”
2013年6月的一次偶然机会,旭升股份通过一位美国客户推荐,认识了新能源汽车龙头特斯拉,“我们的第一个项目是美国转移项目,在美国生产的一个小配件。”徐旭东指出。
“当时特斯拉希望优化电池冷却系统中的某个零部件,用机器人焊接,成本大,而且漏水风险大,品质不好,我们通过锻造后机加工一次加工成型,在短短15天内开模试制出合格样件,成本下了一半。”徐旭东回顾双方的合作缘起。
“特斯拉的VP(副总裁)到上海出差,也来了我们公司参观,他很震撼,觉得旭升是其未来一个合适的供应商。”徐旭东回忆。
2013年10月,公司与特斯拉签订通用合同,合同期10年。
“此后,特斯拉放给我们十几个项目,欧洲几个月的开模生产周期,我们在一月内就完成了,速度快4-5倍。”徐旭东提到,2015年,特斯拉将Model S、Model X的动力系统和电池系统等核心零部件,全面投放给旭升股份。
2014年-2016年,特斯拉销售收入占旭升股份营收比重从15.41%提升至56.61%。
为何这家浙江宁波的公司能屡获国际新能源汽车巨头青睐?
徐旭东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归结为几点:所处区域的成熟环境,定位中高端市场,数十年的模具设计制造能力,以及综合的成本管控能力。
“宁波是模具之乡,所在区域整个产业链非常成熟。从原材料的采购,粗加工到精加工的一条龙服务非常到位,“光订模具材料,我们两小时材料就到工厂,有些地方光定材料就要一个礼拜。”徐旭东举例称。
其多年的模具设计经验使得其以更短的时间,更高的效率完成订单,“同行几个月完成,我们在一月内完成,劳动力成本下降5倍,这就是降低成本,还有沟通成本和资金占用成本,也得以下降。”
“目前我们三个工厂,一厂专门做工业零件,二厂专门做汽车类中小零件,三厂专门做汽车类大型零件,把成本控制得非常好。”旭升股份董秘周小芬表示。
新能源汽车“竞速跑”
借助特斯拉“一级供应商”跳板,旭升股份拿到新能源汽车入场券。
上市,成为其“竞速”众参与者的另一个助推器。
徐旭东坦言,汽车零部件行业属于重资产行业,依靠原始资本积累远远不够,必须借力资本市场发展。
“选择比什么都重要,当时公司2014年才1.8个亿的销售,我们当时的概念是,只有集团公司才去IPO,不过,随着公司快速成长,光靠原始资本积累明显不够,在这样的背景下,2015年3月,公司启动IPO计划,2016年3月31日报材料,2017年3月15日拿到证监会的反馈意见,2017年7月10日上市发行。”他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几乎同时,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汽车轻量化升级正如火如荼展开。
《“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推动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绿色低碳产业成为支柱产业,到2020年,产值规模达10万亿元。
在大势面前,旭升股份试图进一步抓住风口。
“旭升的发展路径就是铝加工。”不过,徐旭东看到了特斯拉营收占比过大的潜在风险,“希望在未来三到四年内,将特斯拉的营收占比逐年下降。”
2016年,旭升股份与麦格纳建立合作关系,当年销售收入超过1900万元,还与法拉第等新兴的新能源汽车进行前期试样供货。“我们和北极星、蔚来、采埃孚、麦格纳等整车厂及一级供应商都在深入合作中,与宁德时代、长城汽车、江淮汽车等都已经开始全面合作,跟奔驰、宝马、大众、杭维柯等汽车品牌开始沟通接触。”徐旭东提到。
同样,在工业零部件领域,旭升股份成为海天塑机、KARCHER、 ARABB、NORD等的供应商。
徐旭东预计,未来国内市场的份额会不断扩大。
2014年-2016年,旭升股份的研发投入分别为796.53万元、1234.76万元和1869.5万元,占营收比重分别为4.24%、3.52%和3.29%。
目前,这些投入产出正在逐渐显现。
那么,旭升股份是否会通过资本市场进行产业上下游的整合呢?
“关于进行产业上下游的并购,这一步我们一定会走,到底什么时候走,什么时候定,要根据实际情况。”徐旭东如是言。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