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2月15日)下午,新修订的《北京市小客车数量调控暂行规定》及《关于2018年小客车指标总量和配置比例的通告》发布。新政策明确,2018年年度小客车配置指标总量将由15万个减少到10万个。其中,新能源指标占到了6万个。
人们不妨做一个简单的数学题,10减6等于4。也就是说,在明年北京市的小客车指标配置中,新能源指标将首次超过普通指标。这一变化会成为“新能源车”和“燃油车”的分水岭么?新方案对老百姓摇号买车会带来哪些影响?未来北京交通政策又将朝着怎样的目标发展?
北京市交通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按照新政策,从2018年开始,原来6个月的指标有效期延长至1年,增加了不予办理更新指标的情形;年度小客车配置指标总量由15万个减少到10万个,其中新能源指标保持6万不变。
对此,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交通学院副院长陈艳艳表示,“这一次新能源车继续保持在优先的地位,实际上是进一步优化车辆的能源结构,所以依然保持新能源车的指标不变。”
与之对应,普通指标则由9万个减少至4万个。陈艳艳认为,传统能源小客车的指标进一步削减,主要原因在于北京市人口依然还在增加,“机动化的压力、交通拥堵的压力仍然存在,因此对于传统能源小汽车要采取相对比较严格的限制措施。”
在这次政策调整中,两种指标的配额都将进一步向个人倾斜。其中个人普通指标占比从2017年的92%提高到95%、单位指标和营运指标分别占4%和1%;个人新能源指标占比从85%提高到90%、单位指标和营运指标各占5%。个人普通指标占比虽然提高了,但是实际数量从2017年的82800个缩减到38000个,数量减少超过1倍,这意味着普通人摇上号的难度将会大幅度增加。
城市交通专家徐康明认为,比如北京这样的超大型城市,一直以来面临着机动车增长过猛的困扰。理性的交通发展战略一定是先控制总量,“北京目前进入了第二个阶段,需要对增量进行一些递减。逐步缩减北京机动车的增长总量,来缓解城市的交通压力。在国际上一些特大型城市,比如新加坡和欧洲的一些城市已经提出了零增长或者负增长的发展目标,在不远的将来,北京也应该向着机动车发展零增长的目标去努力。”
陈艳艳认为,总量控制不应该一成不变,限制政策应该趋于多元化,“当然,对于小汽车还会是比较严格限制的趋势,随着公共交通的发展,这种限制可能由强制的行政性、指令性限制逐步向更为多元化的(方向)转变,比如有一些价格杠杆或者通过引导大家主动自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
按照北京市“2020年底全市机动车保有量控制在630万辆以内”的目标,3年后北京的交通和排放状况是否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陈艳艳认为,目前这种交通拥堵的现状只是阶段性的问题,“未来(随着)北京中心区的人口疏解,整个人口的压力、机动化的压力可能都会得到有效的缓解,从长远来看,这种行政化的更为严格的限制措施未来会有所缓解。”
目前,申请新能源车指标、购买新能源小客车成为了更多人的选择。上周,北京市小客车指标调控管理办公室公布了今年最后一期摇号的申请数据。数据显示,新能源车指标新增申请人数破纪录,与上一期新增申请和确认延期相比约增加4万人,处于“轮候状态”的新能源车指标申请者已超过12万人。按照目前的“排队规则”,明年的新能源指标已被提前“透支”,部分申请者需等到2019年才能拿到指标。
但看似繁荣的新能源车市场,对于很多消费者而言,还是无可奈何的选择。北京某4S店的销售人员表示,绝大部分来购买新能源车的用户,都是出于指标易得、不限行的目的。
指标难求,车型选择却不够丰富,基础设施也欠完善,新能源汽车市场还在不断摸索和发展中。由此导致的一个现象值得关注——“占标”。一些车主希望在名下先占有一个新能源指标,等市场更成熟的时候再选购车。这甚至还催生了一条“新能源指标延期”的产业链。在百度搜索词条,可以找到多家提供延期服务的公司。“延期”的原理是:把一辆新能源车过户到车主名下,不久后再转出,指标就可以延长半年。
“占标”虽然是少数人的选择,但这一现象的出现,也凸显了现行摇号规则下,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诸多问题。对于大部分用户而言,买车代步是真实的需求。如何让真实的需求得到满足?这依然需要各方的不断探索。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