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扔下原子弹 或炸飞全球30万亿传统汽车产业

时间:2017-09-29 09:49来源:第一电动网 作者:建约车评
点击:

  几经波折、牵动全球神经的中国汽车“双积分政策”终于正式落地。

  中国,这个世界第一汽车大国,按下了全力奔赴电动汽车时代的加速键,犹如向拥有30万亿产值的传统汽车产业扔下一颗原子弹,全球历史上最大的产业变革拉开序幕。

  “双积分政策”的实施,意味着传统车企在中国每生产一辆燃油车,就必须拿出一定比例的钱用于购买新能源积分,比例将越来越高。而每生产一辆电动车,除了获得正常的收益外,还可得到传统车企的补贴。

  这几乎是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最受关注的单一国家产业政策,各国最高级别的政要为之进行长时间的反复磋商、沟通和协调。它的出现势必在根本性上改变全球汽车产业、全球能源产业的格局。并为未来全球交通产业、AI产业、芯片产业的变局奠定基调。

  很多年之后,实现中国梦的我们,回望历史,再评估这一政策时,才会真正发现它巨大的历史意义——电动汽车,才是中国支柱产业升级的入口之战。

  战略抉择

  汽车产业的电动化和智能化是中国最高决策者的战略决定。这一抉择,除了使得中国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环保先锋饱受赞誉外,还是中国能源安全的战略需要,更是中国汽车产业、AI产业、芯片产业崛起的需要。

  在过去很长时间内,中国的能源安全依赖通往俄罗斯的几根管道和印度洋和南太平洋几条可怜的航线维系。这种串联式的能源供给方式,只需要掐断其中任何一个点,整体供应就会中断。为保护输油生命线,需要在几乎所有的沿线投入保护力量,这几乎不现实。任何国家只需在中东、新加坡、菲律宾等几个点做点手脚,就会影响中国的能源战略安全。

  截止2016年,中国的战略石油储备为3325万吨,按照目前的消耗量,只能维持34天。国家统计局数据,2015年中国消耗石油5.4亿吨,63%靠进口,其中56%的燃油由交通运输行业消耗。

  假设中国有2亿辆电动车,每年平均跑1.5万公里,百公里电耗为15度,则每年电动车的整体电耗为4500亿度,仅占整体电力消费的不到8%(2016年中国的电力消费总量为5.8万亿度)。

  此外,电力的供应不需要依托外部管道和航线“输血”,在内部呈网状结构,有无数个发电节点,又是循环供应。除非是地毯式破坏,否则不会被切断,对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有着重要意义。而中国在循环能源的投资总额长期位居全球第一,意味着火电的占比在未来也将会持续降低(当前火电占比为74%)。

  突出重围

  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欧、美、日、韩等汽车行业组织联名致函中国政府,强烈反对“新能源双积分政策”的实施,几经反复。但是,坚定的中国政府依然将这项关乎国计民生的政策的着地点落在了半年之后的2018年4月1日,而新能源积分的结算,则延迟到2019年开始。

  截止2016年,全球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为200万辆,中国占到100万辆。今年截止到目前的全球100万辆的销量里,中国占半壁江山,且几乎100%为本土车企所生产和销量。

  国家能源局数据,2016年中国建成公用充电桩10万个,累计为15万个。而整个欧洲的总量为10.6万个,美国为4万个,日本只有2万个。

  2016年,全球动力电池销量排名TOP10中,中国占了5席,其中比亚迪、宁德时代分列第二名和第三名。在2017年,将会有更多的中国动力电池制造商进入全球出货量排行的TOP10。

  传统汽车领域,在2016年销量最大的中国品牌长安勉强过100万辆,而在全球排行榜上,大众、丰田、通用、雷诺-日产的整体销量都在1000万辆左右,差距太大,在很长时间之内难以超越。

  实现电动化之后,智能网联的技术才能发挥作用。截止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互联网强国,在产业链条上,在核心技术上,在人才储备上,只有美国的硅谷能够匹敌。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汽车产业在电动化和智能网联的优势叠加后,可在竞争中实现反超。智能汽车,是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中,决定一个国家整体实力的AI技术、芯片技术、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制造等核心技术的集中载体。智能汽车的胜利,就是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胜利。

  当世界最大的汽车国家开始全力推进汽车的电动化的时候,任何车企,只能跟进,这一趋势,不可阻挡!

  产业革命

  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产业结构变革,正在拉开帷幕。总产值高达5万亿美金传统汽车生产、销售和服务产业,正犹如昨日黄花,绚丽而又萧瑟,走向凋落的宿命。

  在全球的工业体系中,数以亿计的从业者的生活和工作将会受到巨大影响。美国的底特律、日本的丰田市、德国的慕尼黑、斯图加特、中国的大庆、美国的休斯顿、沙特的利雅得等著名的城市,也许会在这一轮产业迭代中陷入困境。
 
  传统的发动机产业、石油产业将首当其冲。发动机、变速箱、油箱、进排气系统、供油系统、发动机润滑系统,都会在这轮产业迭代中消亡。大量的加油站会倒下,大量的燃油车维修保养服务的生意将会日渐凋敝。

  数以千万计的人不得不重新考虑自己的生计。

  与此同时,动力电池产业会兴起,电池的梯次利用、循环回收会涌现大量的创业机会,充电运营服务行业会兴起,光伏产业也将会受益。未来充电的体验一定会比加油好,因为电网是一张更大的生态系统。

  芯片行业会在汽车上实现繁荣,这个市场规模将远远地超过PC和手机。2017年,整体半导体市场营业额约为3800亿美金,汽车半导体的占比约为10%,未来这个规模可望达到40%。

  截止目前,对于一辆传统的汽车,芯片的采购成本约为350美金;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单车芯片成本则为600美金;纯电动汽车,则单车芯片成本要达到1000美金。对于智能汽车,特斯拉的车载AI处理器Drive PX 2的价格为2500美金,还不包括用于通讯的基带芯片,用于处理大量数据的memory芯片,以及数量庞大的功率半导体。

  新兴的汽车产业链条里面,还将出现大量的互联网软件开发人员。不仅开发App,还包括AR、VR等激动人心的基于全新AI处理器的应用。会云集更多的内容服务应用、娱乐服务应用、办公效率提升的服务应用。这会是一个完全和移动互联网不一样的生态。

  每一次产业升级,必然会伴随着旧有产能的淘汰和新兴产能的兴起。在这样的过程中,有的人将会遭到淘汰,也有的人会完成转型,更多的是新兴势力的进入。这一切都在亚当•斯密在的《国富论》成为预言:这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全军覆没?

  我们不得不承认,传统汽车产业里面充满精英。每一个车企,都曾经是基业长青的典范,他们走过了漫长的岁月,取得了令人肃然起敬的成绩。然而,在这一轮产业革命中,他们将何去何从?
传统汽车巨头早已意识到危机迫近,德国三大在2016年底就已发出警告:硅谷的科技公司正试图吞噬汽车产业,苹果、特斯拉、谷歌、Uber徘徊在门口,虎视眈眈,保持着进击的态势。他们发誓:绝不能沦为硅谷的代工厂。

  欧洲最大的石油公司,2016年营收达2720亿美金的荷兰皇家壳牌CEO Ben Van Beurden说,他的下一辆车一定会是电动车。电动车价格相当于2014年已下跌一半,而且在持续下跌,更高的电动车渗透率正在成为现实。壳牌,这个油气巨头现在正在大肆进行电动车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

  他们的转型会成功吗?我们可能唯有寄予深深地祝福。

  因为现实总是比想象中的更加残酷。10年前的今天,一个叫作乔布斯的人推出一款“手机”,饱受业界嘲笑。对,很多人嘲笑他打电话会掉线,也不能用于砸核桃或是防身什么的。然而,它只用了4个产品迭代周期就干掉了全球手机制造业。像诺基亚、摩托罗拉、索尼、爱立信、松下、东芝、NEC等一连串闪耀的名字,从此消失在手机制造业的历史长河中。

  竟然没有一家传统手机制造商,在智能机的迭代中存活下来。这样的惨案会在传统汽车产业重演吗?但愿不会。

  全球汽车产业的奔向电动化和智能化的洪流浩浩汤汤,哪怕是在大量的国家出台政策,拟禁售燃油车,在资本市场抛弃燃油车的大背景下,总是有人心存幻想,试图逆流而动。

  但这就是现实。面对变革,多数人总是裹足不前,拼命试图维持住既有市场和产业格局,维持住既有的商业模式和能力体系,维持既得利益。

  这是旧有时代强者难以在新时代存活的重要原因,因为他们花了太多的时间、精力和资源用于守旧而不是革新。颠覆者怎会照顾你的感受?怎么可能会按照旧的游戏规则出牌?它一定会找你最弱的地方进攻,往你最痛的地方出拳。

  挑战重重

  在智能电动车时代,传统车企的看家本领——供应链管理和机械制造能力,基本上已被废掉。因为智能电动汽车中,机械部件在整个汽车成本占比中持续下跌的势头不可遏止。例如特斯拉Model 3,传统的机械部分加上轮胎的成本占比已低于30%。
 
  未来的汽车产品研发和制造,更重要的能力是从芯片层面整合软硬件,在电气架构层面对所有汽车电子、网络、数据进行优化和整合,通过超强的软件开发能力发挥硬件的性能,连接用户、服务用户。

  这些能力,在传统车企并不具备。而这些能力,是未来汽车企业的核心能力,不能寄希望于通过集成获得,一定要牢牢地掌控在自己的手里。

  这也是为什么特斯拉开始要与AMD合作,打造自动驾驶芯片。只有在芯片端和软件端深度定制和结合,才有可能打造出最佳的用户体验。

  在未来,有能力在竞争中存活下来的汽车巨头,定将拥有自身的芯片设计能力、系统软件研发能力、服务运营能力。

  商业模式也将发生巨变。传统车企,仅有靠卖车和零配件的盈利模式。未来的车企,更大利润来源,将会源于诸如共享出行、用户的增值服务上。

  汽车企业将会从硬件的制造和销售公司,彻底转变为运营和服务的公司。

  企业的组织模式也将会发生变化。未来的车企,IT系统将会打通到研发、制造、供应链、销售网络、员工和用户的方方面面。信息的流通将不会像现在以树状的方式传输,而是以网状共享,信息技术将极大扩大企业的管理半径和幅度,也将极大改善决策流程和提升决策效率。

  终端的员工将会被赋予更大的决策权限,无论是研发、采购、销售还是运营,客户与企业决策者的距离将大幅度缩短,用户的体验和利益将会是整个商业模式设计中最重要的点加以突出。创业文化、主人翁意识,流淌在企业运营的血液中,官僚主义、打工心态、山头主义无时不刻成为打压的重点。

  被固有利益体系、供应体系捆绑的“创新者窘境”这样的魔咒,在汽车产业会失效吗?但愿如此,希望有那么一两家“百年巨象”在这轮波澜壮阔的产业变革中转型成功,但在此之前,他们要打破上述所有挑战,方能改变宿命。
(责任编辑:admin)
文章标签: 新能源汽车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电池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电池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503204601
邮箱:cbcu@cbcu.com.cn
猜你喜欢
  • 9月份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均超35万辆

    9月份新能源汽车生产完成35.3万辆,环比增长11.5%,同比增长148.4%;月度新能源汽车销售完成35.7万辆,环比增长11.4%,同比增长148.4%。1-9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累计分别达到216.6万辆和215.7万辆。
    2021-10-13 10:59
  • 2018年汽车流通行业十大事件

    数据显示2018年前11个月,中国汽车销量总计2540万辆,同比下降1.65%。
    2019-01-08 09:33
  • 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或达500万辆

    近日,艾瑞咨询发布了《201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汽车市场短期遇冷,而新能源汽车逆势而上,市场规模迅速扩大,预计将于2020年实现500万辆的保有量目标。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政策不断出台,新能源汽车
    2019-01-02 14:04
  • 总结:2018年新能源汽车市场五大关键词

    2018年被称为新能源汽车爆发的元年,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造车新势力都在积极布局,各种新车层出不穷;新能源汽车市场更是小事不停,大事不断。在这年末岁初之际,我们通过几个关键词,来简单盘点一下这一年新能源汽车市场都发生了哪些事吧。
    2018-12-26 09:52
  • CAAM:中国11月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19%至173,000辆

    中国汽车制造商协会周三公布的最新月度报告显示,11月份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增加至173,000辆,同比增长18.5%。
    2018-12-14 10:09
  • 电动汽车现“召回潮”:每卖出100辆就有1.5辆被召回

    新能源汽车仍在推广阶段,“召回潮”就已经出现。11月30日,两则电动车召回信息同时出现。一则为北京汽车部分E、EV、EX、EU、EH、新能源威旺EV系列纯电动汽车,另一则为众泰旗下的江南云100S车型。两者共计召回8万辆。
    2018-12-03 09:30
  • 中国新能源汽车能否实现“弯道超车”?

      在全球新能源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异军突起”,凭借坚持不懈的自主创新和技术难点攻关,其数量和质量处于全球“领跑”阶段,然而,在整车可靠性、操控性、品牌美誉度等还处于“并跑”和“跟跑”阶段。
    2018-11-07 10:14
  • 插电式混合动力终究只是退而求其次的产物

    相比之下,插电混动车型便能非常有效的解决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焦虑。并可以将汽车厂商们以往的传统动力系统与纯电动动力系统相结合,不仅可以弥补各自的劣势,在研发成本上也会轻松许多。
    2018-11-05 13:35
  • 车市连续3月负增长,工信部预测低速增长或成常态

    近年来国内汽车市场在体量上飞跃增长,呈现出“野蛮生长”的态势,但今年这种增长趋势逐渐放缓,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我国乘用车汽车市场销量已经连续3个月下滑,出现负增长。
    2018-10-30 10:06
  • 欧洲主要国家电动化发展现状:德国事与愿违 挪威不可小觑

    随着欧盟监管机构敦促汽车制造商增加电动汽车生产,以减少造成气候变化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以及巴黎和伦敦等城市的氮氧化物污染,欧洲汽车市场正加速推进电动化。
    2018-10-17 10:30
专题
相关新闻
  • 9月份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均超35万辆

    9月份新能源汽车生产完成35.3万辆,环比增长11.5%,同比增长148.4%;月度新能源汽车销售完成35.7万辆,环比增长11.4%,同比增长148.4%。1-9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累计分别达到216.6万辆和215.7万辆。
    2021-10-13 10:59
  • 2018年汽车流通行业十大事件

    数据显示2018年前11个月,中国汽车销量总计2540万辆,同比下降1.65%。
    2019-01-08 09:33
  • 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或达500万辆

    近日,艾瑞咨询发布了《201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汽车市场短期遇冷,而新能源汽车逆势而上,市场规模迅速扩大,预计将于2020年实现500万辆的保有量目标。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政策不断出台,新能源汽车
    2019-01-02 14:04
  • 总结:2018年新能源汽车市场五大关键词

    2018年被称为新能源汽车爆发的元年,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造车新势力都在积极布局,各种新车层出不穷;新能源汽车市场更是小事不停,大事不断。在这年末岁初之际,我们通过几个关键词,来简单盘点一下这一年新能源汽车市场都发生了哪些事吧。
    2018-12-26 09:52
  • CAAM:中国11月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19%至173,000辆

    中国汽车制造商协会周三公布的最新月度报告显示,11月份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增加至173,000辆,同比增长18.5%。
    2018-12-14 10:09
  • 电动汽车现“召回潮”:每卖出100辆就有1.5辆被召回

    新能源汽车仍在推广阶段,“召回潮”就已经出现。11月30日,两则电动车召回信息同时出现。一则为北京汽车部分E、EV、EX、EU、EH、新能源威旺EV系列纯电动汽车,另一则为众泰旗下的江南云100S车型。两者共计召回8万辆。
    2018-12-03 09:30
  • 中国新能源汽车能否实现“弯道超车”?

      在全球新能源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异军突起”,凭借坚持不懈的自主创新和技术难点攻关,其数量和质量处于全球“领跑”阶段,然而,在整车可靠性、操控性、品牌美誉度等还处于“并跑”和“跟跑”阶段。
    2018-11-07 10:14
  • 插电式混合动力终究只是退而求其次的产物

    相比之下,插电混动车型便能非常有效的解决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焦虑。并可以将汽车厂商们以往的传统动力系统与纯电动动力系统相结合,不仅可以弥补各自的劣势,在研发成本上也会轻松许多。
    2018-11-05 13:35
本月热点
欢迎投稿
联系人:王女士
Email:cbcu#cbcu.com.cn
发送邮件时用@替换#
电话:010-56284224
在线投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