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策和市场的助推下,中国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产销市场。随着新能源汽车及动力
电池产业规模的快速扩大,行业一些新问题和新情况逐渐显现出来;另一方面,补贴扶持政策在加速退坡,国际车企、
电池企业纷纷布局中国市场,竞争加剧。
国家不可能一直去保护落后企业
中国新能源汽车补贴的退出进入最后两年倒计时,从今年4月份开始,包括韩国三星、LG、SKI在内的韩系电池公司纷纷高调启动在中国的新一轮投资。吴志新表示,日韩动力电池企业起步较早,产线自动化水平比较高,在技术积累、生产管理、品质把控和品牌效应上都有优势。他表示,中国市场终归是要放开,对外资进入中国市场也不必过分恐慌,在政策培育期,我国已经培育出了像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国际电池巨头。他进一步解释道,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和新能源汽车应用市场,经过前几年的发展,我国已经形成了最为完备的产业链,国内电池企业更了解整车企业,电池企业技术人员与整车企业技术人员长时间在一起对接,上下游产业更为熟悉,这些都是外资企业所不具备的,应发挥这些优势;另一方面,外资进来势必会加速国内动力电池产业的竞争,加快动力电池技术研发,淘汰低端落后产能,促进动力电池产业集中度提升。吴志新补充道:“国家、地方也不可能一直去保护落后的企业,总归是鼓励强者,如果我们现在不放开,国外的先进企业进不来,国内电池企业短期内压力可能会小一些,它们在技术创新上也不会下大功夫,外资市场终会放开,那个时候可能就有生存的危险。”
在谈到技术创新时,吴志新表示,国内企业应居安思危,注重基础性技术、前瞻性技术的研发。“真正最基础那些技术不掌握,永远是脚跟不稳,”吴志新进一步补充道:“基础技术研发、前瞻技术研发和我们所谓的技术研发不一样,国内所谓的技术研发就是产品开发,开发和研发不一样。”
新能源汽车与动力电池企业将来融合度会更高
新能源汽车能走多远,最终取决于动力电池能走多远。吴志新表示,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核心环节,汽车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和共享化都离不开电池,未来两者之间的合作将会越来越密切,融合也会更加深入。据吴志新介绍,其实早在新能源汽车出现之前,国外车企与零部件企业之间的合作就已经很密切了,像丰田、宝马、奔驰这些国际车企巨头,它们进入中国市场的同时把供应体系也都带进来了,这些车企把它的供应商基本上纳入到自己的产业体系当中来,而国内汽车与零部件之间这种关系非常脆弱。不仅如此,国外车企还会培养它的零部件企业,帮助零部件企业改善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吴志新表示,“新能源车企一定要和动力电池及关键零部件企业紧密合作,要把它们当成自己的肱骨一样,如果它不行,你的车肯定不行,车企一定要去关注它,协助它。”
吴志新还表示,新能源汽车的出现使得动力电池与汽车产业的融合度空前提高,从以前的根本不了解到现在的唇亡齿寒,融合度越来越高,产业分工也越来越合理,但目前国内这块仍有很大提升空间。他希望,两者将来能够真正融合进一个供应链体系之中,像一个航空母舰舰队,大家都是同舟共济,那么动力电池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将会真正形成强有力的竞争力。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