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新一轮的格局演变周期下,锰酸锂
电池的市场化应用正在升温。
在过去的一轮产业布局热潮中,国内由于受到政策指挥棒以及产业技术积累等多重因素影响,大部分企业集中涌向磷酸铁锂和三元领域。而在国外,尤其日韩,锰酸锂电池应用广泛,例如使用锰酸锂电池的日产Leaf2016年底全球销量超过27万辆。
然而,随着市场化脚步的临近,这一局面正在发生改变。自2016年开始,一些长期坚持锰酸锂技术路线的电池企业开始获得下游车企认可,其产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应用也在逐步升温。
数据是最好的证明,从今年公布的1-6批推荐目录来看,搭载锰酸锂电池的车型超过300款,从具体应用来看,锰酸锂电池已经成为了客车电池领域的主力之一,在物流车领域也开始强势发力,同时,在乘用车领域更有苗头崭露的迹象。
作为国内最早一批涉足动力电池领域的企业,
星恒电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星恒”)在锰酸锂电池领域的技术和应用积累已达13年。
星恒副总经理王正伟表示,星恒在锰酸锂电池领域的深耕多年,并聚焦于细分领域的产品战略布局,目前已初有成就。而星恒所擅长的是对于电池材料及性能的综合理解,找到性能与成本的最终价值平衡点,满足应用端的市场需求。
“站在应用端角度看问题,反过来去要求设计,要求生产管理、产线建设。不断解决短板问题,不断提升性能,降低成本。”王正伟道,这或许就是星恒豹变的秘诀所在。
在高工锂电2017年“锂电供应链好产品全国巡回调研活动”中,调研团队走进星恒,并与星恒副总经理王正伟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深耕锰酸锂技术路线的星恒在动力电池领域的整体发展格局与战略思路。
问:如何看待锰酸锂在国内动力电池发展中的地位?
王正伟:星恒所有材料的选择,所有搭配都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市场是检验电池性能好不好的唯一标准。锰酸锂好不好是市场说了算,价格、性能,实际应用端说了算。例如,通过市场的反馈和技术提升,现在星恒的锰酸锂电池高温循环寿命提高了1倍,过去锰酸锂只有600次循环,今年做到了1200次以上。
问:星恒作为国内较早布局动力电池的企业,为什么一直坚持布局锰酸锂电池技术?
王正伟:首先,锰酸锂电池是星恒生存发展的根基,依托于锰酸锂,面向物流车领域,星恒的市场占有率排名前三。星恒轻型
电动车电池做到了销量全球第一;其次,星恒锰酸锂特有的“二次寿命”电池,不是利用残余电量,而是让他拥有第二次完整的寿命。从2014年开始,经过了大量的实验室实验以及市场检验,证明这样做是靠谱的。再次,星恒在锰酸锂领域已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于材料及电池整体性能都有足够的了解与把控,也成为星恒拓展别的材料体系的良好基石。例如基于星恒理解的这一套材料体系做出来的三元电池,能量密度更高,相对也比较便宜,结构相对更加简单、实用。
问:星恒在锰酸锂方面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但也存在着很多的竞争对手,从这方面讲,星恒掌握的核心技术究竟是什么?
王正伟:一招制敌的东西真还没有,电池的性能都是相生相克的,一方面优势凸显必定存在另一方面的缺陷,而星恒所擅长的是对电池的综合理解,包括对于循环寿命以及材料的理解。关键是要找到性能与成本的价值平衡点,让应用端满意。其实星恒最大的优点是心态开放,站在应用端角度看问题,反过来去要求设计,把控生产管理、产线建设。不断扬长避短,解决短板问题,提升性能,降低成本。
问:针对铁锂、三元、锰酸锂各种技术路线,您怎么看不同技术路线的市场占比?
王正伟:事实上,客户关心的就两点:性能要求和产品价格,无论是做圆柱、软包还是方形电池,都需要站在电池包,站在整车的高度去看待成本。根据要求,物流车5年20万公里,乘用车8年12万公里,在质保的基础上把成本做到最低,你就赢了。
问:作为早期布局电池回收的企业,星恒目前梯次利用布局的进展如何?二次修复技术运用到梯次利用上具体是如何开展的呢?
王正伟:目前星恒在北京、济南、天津建立了回收试点,经过2014-2016年三年时间的试验,星恒回收电池的梯次利用率已经超过80%,2020年的目标是90%。而且第一批2000组电池的梯次利用后故障率低于1%。星恒二次寿命的技术基础在于拥有一套独到的循环利用方案。在电池的循环寿命后期,残余的循环次数无法预测,如果做不到每只电池的循环寿命相同,电池组是没法应用的,而星恒已经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问:降成本是今年电池企业的一个重任,去年的时候您提到过要把锂电池的价格做到无限接近铅酸电池价格,这一块星恒进展如何?
王正伟:去年投产的3.0新生产线,在工艺设计、设备选型,基于整个结构没有大变化的前提下,通过自动化设备和创新管理,生产效率提高200%,因此产品价格在市场上还是具备充足竞争力的。
但是在打造供应链这一块其实还属于星恒的弱项,因为我们还没有走向资本市场,对上游原材料的掌控力不强。未来,我们也会在这方面努力,尝试去撬动资本市场,延伸产业链,保证价格稳定。
产量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如果产业链太短,那企业向上延伸的空间就不会很大,所以产业链延伸这一块是值得探索的。需要构想,更需要去实施。
问:根据各个电池厂规划,今年的动力电池市场将会迎来爆发,加之补贴退坡,车厂也在传导压力,您怎么看2017年的市场竞争格局?
王正伟:一个市场总是会有人过得很好,有人勉强度日,有人被市场淘汰,完全取决于企业的认知和行动。只有打造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未来的市场上生存。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