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军电动汽车领域前,知豆 CEO 鲍文光是新大洋机电集团的实际控制人,这是一家坐落在浙江黄岩的集模具、塑件、
电动车用无刷电机及控制器的研发、制作为一体的集团化民营企业。 2005 年底,鲍文光决定做电动汽车,在后来的媒体采访中,鲍文光这样解释他的初衷,“因为它的科技含量高,是创新型产品;能够造福百姓和后代子孙;我想把产品‘蛋糕’做大,大到几十万亿的规模。”
问:运营这么多年,知豆的经营状况如何了?
鲍文光:知豆2005年进入电动汽车行业,是从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摩托车的电机、控制器以及VCU(雷锋网新智驾注:整车控制器)核心零部件开始的,后来扩展到电动汽车的核心零部件,就是通常大家讲的三大电、三小电。最开始零部件生产是主业,支撑我们去养电动汽车公司,我称之为“小羊养大象”,一直养了那么多年,很辛苦。从盈亏角度来讲,估计今年可能持平,明年有望盈利。
问:您刚刚说今年可以做到不亏不赔,大概卖多少辆车能达到这个状态?
鲍文光:我们现在企业的盈亏平衡点应该是五、六万台,明年肯定会盈利。
问:今年上半年知豆获得了新能源生产资质,中间的历程如何?这对公司的规划有没有什么影响?
鲍文光:关于知豆资质的获得,我认为最关键的只有一样,就是脚踏实地,按发改委的27号文件,实实在在的去做正向设计开发,达到规定的水平和能力就可以了。发改委的工作很规范,按规定完成文件材料,按发改委的流程走。我们获得了资质和没有获得资质,从总体规划来讲都没有什么大的改变。因为取得资质之前我们就在跟吉利合作,我们的生产和销售都是合法的,所以企业的规划早都已经形成了。
问:“双积分”政策实施以后,对知豆的业绩会有多大的促进和提升?
鲍文光:我认为“双积分”在某种意义上对一些新兴企业来讲是有不利之处的,让原来沉睡的狮子、老虎们都清醒过来了,开始干电动汽车了。狭义的说要是他们晚几年进入更有利,因为那个时候自主品牌已经强大起来了。
但是从整个行业的角度来讲(“双积分”政策)是有利的。通过“双积分”的规范,今后所有的企业都往低碳、环保的方向走,更重要的是,一些核心技术的研发也都会围绕着低碳、新能源的方向了,特别是电动汽车未来在减排方面的影响,还有专业人才的准备,这对行业、对社会来讲都是好事。等“双积分”推出以后,补贴就从国家财政掏钱变成了企业和社会掏钱,变成了传统产业给新能源产业来买单,成为了一种社会行为。从企业技术发展方向和未来新能源的发展方向来考虑,都是正确的。
问:接下来,知豆在产品上的布局大概是怎样的?
鲍文光:知豆现在处在第二个“十年规划”的阶段。2005年-2015年是我们的第一个“十年规划”,我们完成了0到1的转变,从无到有,“微出行”这个行业细分领域就是我们打造出来的。2016年-2025年是我们的第二个“十年规划”。产品定位要往上走,市场也将经历1到10的发展,产品平台现在我们只有一个,接下来会增至三个。
问:这两个新平台大概是什么样的状况?生产什么样的车?
鲍文光:我们11月份会推出来最新的车型知豆D3。产品从D1、D2、D3逐步提升,也是我们战略里面从0到1的三部曲,D3一定是一个有高度的产品,要做成微行车里面的标杆产品。明年计划推出的是D3S,是一个Plus级的产品;2019年会有Z系列的产品出来,叫做Z1;2020年会有A系列的产品推出来。接下来每年都会有三款产品, A一款、D一款、Z一款。
问:A、D、Z三款车,具体的定位如何?
鲍文光:我们的Z产品是最高档的产品,D是中间档位的,A就是稍微低一点的。如果用价格来讲,Z可能未来是15万(人民币,下同)的,D可能就是10-12万的,A可能是7-8万的。
现在社会流行叫高举低打,品牌做高了往下做就容易。
问:如果你们针对8-10万的级别,有没有考虑除了微型电动车推出稍微大点的车?
鲍文光:没有,因为我们就做微出行(“毛细血管的出行”)的车,同样的可能10万的做的是7座的车也有、5座的车也有,但是我相信都有市场,同样10万5座有市场、7座有市场、2座也有市场,知豆在新能源行业还是一个新兵,还是在某一个领域里面先把它打穿、打透,你就这么多的资源,要聚焦去打。
问:今年,柳汽也做了一款微型电动车,售价便宜;大众、车和家也会推出类似的车辆……您觉得知豆最大的竞争力是什么?
鲍文光:第一个是我们的先发优势。
我们先抢占了市场,像现在我们在长沙、深圳、广州、杭州、宁波、郑州、武汉、太原都取得不错的销量,这些地方都是省会城市。市场的保有量都不低,在长沙最高,51%,深圳也有百分之三四十,都是排在第一、第二位的,老百姓对我们还是比较认可的。三四线城市,比如菏泽、济宁、徐州,在当地,其他的企业一台都卖不动我们也卖得很好,这个就是先发优势嘛。
第二个,我们这12年来,0-1的基础打得厚实。
从供应链到市场网络再到产品平台的建设,是我们12年来的成绩。因为那时候刚好市场还没起来,所以我们不着急把产品推出市场,就针对产品本身进行打磨。举个例子来讲,我们的9寸屏、智能化模块都是正向设计开发。再比如空调,因为传统汽车的空调移过来工艺太大了,300多千瓦,两个小时6度电就没了,所以我们要开发一个正向设计的空调,开发符合知豆的1.2千瓦的空调,空调压缩机就是要做变频的,就像家里的空调一样,把格力、美的这种变频空调的技术移到了汽车方面,这就是我们用了五、六年时间所做的。所以这些零部件中,既有传统汽车的,也有我们自主正向设计开发的更符合电动汽车的,所以我说我们的基础打得好。
第三个,我们对微型车的理解和消费者的需求还是有研究的,十几年的积累了。
问:您刚刚一直在提微出行,其中也包含城市出行的共享化。在这个过程中,知豆要扮演怎样的角色?
鲍文光:我认为可能到2040年,整个城市出行真的是共享化了。在我的规划里面,知豆最好是作为运营商。打个比方,北京需要80万辆车,我们可能跟北京的交委申请能不能把我的10万辆车挂在他的云端平台上,然后在这儿运营,就像现在的出租车一样。2012年我们就在欧洲做共享布局了, 2012年底在比萨,2015年在米兰、罗马、佛罗伦萨,这个企业GO) (Share'N到现在已经运营了5年了。
GO现在的运营状况如何了?
鲍文光:这个最开始是我们的合作方在做的,因为共享是烧钱的东西,烧钱很厉害,后来欧洲的企业烧不起了,我们就增资了,因为我认为未来共享是一个很好的方向,让这个企业先保持正常的运营。
现在在意大利有将近3千辆运营。接单的话,之前每天可能就接到1个订单,现在大概每天能接到2个订单多一点。我们一辆车的平均收入大概10欧元左右,每个订单的平均行驶里程8公里左右,使用时间大约20分钟。在米兰8公里用时20分钟还算不错吧,如果在北京8公里可能至少得用时半个小时。
问:这就意味着有23个小时还多一点是闲置的,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况,这种情况跟国内比,运营的成绩单,这个从效果来说有很大的差别?
鲍文光:在欧洲,汽车还是感觉是相对私人的、私密性比较高的东西。另外一方面,跟铺设的密集度也有关系,如果我们的车可以像摩拜一样满大街都是,随时随处都能找到车,订单数也就上来了。
问:会在国内有一些什么样的布局?
鲍文光:目前我们在国内还没有去做,因为国内有几百家企业在做共享出行了,先让他们做。知豆现阶段就是把车的质量水平提高,让运营公司用我们的产品就行了,以后如果条件成熟,我们也可以跟做得好的共享平台合资、合作。
之前在欧洲是当时因为没人做共享,我认为共享是个方向,所以才在欧洲投资了。
问:在智能化方面,知豆现在有一些什么样的举措?
鲍文光:我们在2010年就开始研究智能化了,在北京的五道口有一两百人的团队专门研究智能化、互联网化;在深圳也有一支团队搞互联网化和车联网。很多相关功能在我们即将推出来的D3产品上会开始有所体现。
问:会有自动驾驶的一些功能吗?
鲍文光:自动驾驶现在还没有,但是我们计划在2019年推出的Z1上就有协同驾驶,也就是辅助驾驶。
问:知豆准备在智能网联化这方面大概要加大多少投入,多少钱?
鲍文光:应该讲我们网联化现在的规划是5个亿,智能化主要是跟外部合作来做,可能投入20个亿吧。
问:会找什么样的一些合作伙伴,现在有哪些合作伙伴?
鲍文光:我们现在在跟意大利、德国的一些企业合作,包括我们在2012年的时候就跟意大利的比萨大学合作了,是一个做无人飞机的团队,现在也在跟百度的阿波罗团队、沃尔沃的自动驾驶团队紧密合作着。
问:聊聊融资的问题,外界很好奇,以前知豆与众泰、吉利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
鲍文光:这12年来,我们知豆从进入电动汽车这个行业,到现在取得资质的过程,用二十个字来概括就是:无知、认识、焦急、出口、回归、黑户、小三、二婚、自主资质。
2005年进入这个行业的时候,我们是无知的,觉得电动汽车有前景就开始干了,也没有去详细了解,后来知道了原来国家对汽车生产是管控的,但那时候已经投入了好几个亿了,开弓没有回头路了,那时候大概是2009年、2010年的时候,从无知发展到了认知;没有资质,那我们就去申报,结果说没地方申报,国家是不批的,这个时候就开始焦急起来了;后来找到出路,先出口欧洲,在欧洲通过E-Mark认证以后就可以销售,卖了几千辆;之后想,还是得回归到国内市场来。于是就选择跟众泰合作了,就相当于是做了小三了,但是这种合作不能长久的,工信部不认可,特别后来还有不少人告我们,所以我们就被工信部强行拆散了,小三也做不成了;再后来又找到了个出路,跟吉利结婚,也就算是二婚了; 再然后就到今年的3月份,大家都知道了,我们获批自主生产资质。这是一个新的开始,除了把产品做好、成本控制好、市场做好,又有其他新的压力。
问:股权结构方面是怎样的?
鲍文光:大股东是新大洋,就是我和创始人团队;吉利是二股东(财务投资人);金沙江基金属于三股东;宁波地方基金属于四股东;深圳国资委属于五股东。我们现在正在做新的融资,想吸引银行类的投资基金,所以股东结构也会发生新的变化。总的来讲,知豆的结构从原来的民营走向了混合经济型。我们希望新的融资今年能够完成。
问:十多年过来,到现在为止知豆还未能盈利,到底是什么支撑着你走到现在?
鲍文光:主要是我对未来有很好的期待,所以暂时不盈利也不怕。我相信所有的人包括资本市场都看到新能源汽车这个方向,未来是非常美好的,但现实也有点残酷。
问:你希望未来把知豆做成什么样的一个企业?
鲍文光:要看你处在哪个阶段。就像现在的阶段,我们一定要打造知豆的产品力,在产品力上做文章,产品力OK了,市场占有率肯定也会上来。未来可能会做平台化,因为未来可能不是以卖车为主了,可能共享出行来了,我们在欧洲养的企业可能就是未来为平台而运营。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