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联盟网讯 “如果风足够大,站在风口的猪都能飞起来。”电动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为动力电池行业带来机会。虽然政策环境利好,但动力电池如何才能飞得更高,需要理性思考。
近日,符合《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企业及产品目录(第一批)公示发布,10家动力电池企业以及36种相关产品入选。根据相关文件,该目录的公示,旨在引导和规范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健康发展。
另据相关机构预测,到2017年,我国动力电池产业规模将达到目前的4倍。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动力电池需求缺口进一步扩大。站在新能源汽车迅猛发展的风口,动力电池需要练好内功、预防产能过剩,才能飞得更高更远。
供不应求
根据工信部公布的数据,今年1~9月,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15.62万辆,同比增长近3倍。与此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动力电池的产能不足。分析人士估算,动力电池缺口超过2吉瓦时。
2吉瓦时是个什么概念呢?用国轩高科动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方建华的话来说:“这一缺口能满足10万辆乘用车或者3万辆左右的新能源商用车。”也就是说,如果动力电池产能充足,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可提高10万辆。
动力电池供不应求,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发展快,使得动力电池整个产业链没有反应过来。以铜箔这样的上游材料为例,尽管国内企业着手并不算晚,但发展速度仍然跟不上动力电池市场爆发的速度。据联合铜箔惠州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贵斌介绍,该公司从2007年着手研究该领域,2008年扩建一期、二期产能,但目前产量远远供不应求。
另外,动力电池的缺口还和电动商业车快速发展有关。
根据工信部公布的数据,在今年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数据中,纯电动商用车占到3.97万辆,同比增长近7倍。作为电动汽车大家族中增长速度最快的车型,电 动商用车的“胃口”远远大于乘用车,其迅猛发展必然会吃掉更多的动力电池,从而使得电池需求缺口进一步扩大。
谨防“一哄而上”
专家预测,短期内动力电池的供需缺口不会收缩,原因在于对新能源汽车市场未来预期的自信。
根据早前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到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销将突破500万辆。500万辆的巨大市场空间,对动力电池产业而言,意味着一块很大的蛋糕。在资本和厂商层面,抢夺蛋糕的行动已然悄悄开始。
就资本市场而言,今年以来,锂电池新增投资持续走高。据相关机构统计,今年上半年上市公司增量投资达600亿元,预计2015年动力锂电池新增投资将突破千亿。
与此同时,电池厂商的扩产步伐也开始加快。10月16日,天能动力宣布锂离子电池项目全面投产,其动力型锂离子电池日产可达50万支,产能达到1.25吉瓦时,相比投产前的产能提升4倍。10天后,另一家国内电池企业国轩高科也透露了其扩产信息,称该公司的合肥2.4亿安时生产线项目正在筹建,预计明年上半年可正式投产。
国内企业纷纷扩产的同时,嗅觉灵敏的外资企业也闻到了蛋糕的味道。在我国更加开放的市场环境下,内外资企业抢滩动力电池的行动已经开始。
外资企业中,最热闹的莫过于LG、三星两家韩企。三星SDI建于西安的动力电池工厂近日正式投产,三星表示,其年产动力电池数量足够装配4万台新能源汽车。10月27日,LG化学在南京的动力电池工厂举行的竣工仪式上,同样透露了扩产的信息,表示到2020年产能增长4倍。
内外资企业抢滩市场的戏码持续上演,但短期内动力电池供不应求的局面恐难 改变。有人预测道:“动力电池企业产能释放需要一定周期,估计在2016年上半年之前,市场的供需难以达到平衡。”从长远来看,这种“一哄而上”的投资扩产模式,还暗藏了产能过剩的危机。
根据EVTank的统计数据,今年以来,企业拟投产锂动力电池产能大约为59.6吉瓦时。业内预计,到2018年,动力电池的需求量为42.4吉瓦时左右。“动力锂电池产业尚未发展起来就已经过剩了。”赛迪顾问投资事业部总经理吴辉表达了他的担忧。
突破技术瓶颈
处于成长期的动力电池行业发展势头旺盛,除了需要预防产能过剩外,还有技术、成本等方面的一些瓶颈亟待突破。
在技术方面,动力电池最核心的技术在于材料。谈及材料技术瓶颈,业内人士坦言:“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以低端磷酸铁锂电池为主,未来几年的主流产品三元电池普及过慢。”为了提高电动汽车行驶里程,降低搭载电池成本,电池能量密度需要提高。科技部发布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重点专项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对动力电池能量密度提出了量化的目标。该方案要求轿车动力电池的单体比能量2020年达到300瓦时/公斤,总体水平保持在国际前三名。
突破技术瓶颈,企业还需要提高研发能力。今年早些时候,工信部发布的《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对技术研发能力方面提出要求:企业配备的研究开发人员,占企业员工总数比例不得少于10%或总数不得少于100人。
在成本方面,据相关机构测算,当前锂离子动力电池成本还有40%以上的下降空间。专家建议动力电池企业未来不要过于依赖政府补贴,“具有良好成本控制能力的企业才能在未来市场中脱颖而出。”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