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建设充电桩,可能有些人会说,这个事说的比较早了,但是作者认为不然,我之前一直帮着联系部分电桩运营商找地方建桩,主要是在商业场所,到了最近,我发现很多的电桩运营商已经开始开拓和布局小区建桩了,部分车友反映问题,部分车友参与其中,所以我就说说问题和建议。
先说说好事吧,就现在的情况看,车主最头疼的都是充电桩建设,往往快的耗时半个月,长的就耗时更多了,走流程弄手续勘探施工那是费劲一溜够,虽然有各个经销商指定的安装公司来弄,但是效率和时间很难保障,还得自己去催,要是运营商建桩的话,这些事就简单多了,你就直接使用就好了,还不用费那么多事,桩也有人维护,出问题有相关公司出面处理,商业化的运营,特别是有些车主的桩建设距离远,有的还要“刨地开荒”,费用也随之上来了,有的除了赠送部分还要加个万元建设费,这都让车主省心了。更主要的是,更加节省成本,避免重复建设浪费,现在安桩数量不多不显,等多了,一人走一根线,一次安桩搞一次“基建”,小区也乱了套了。
别光夸电动车卖的好,小区充电桩建设的问题还多着呢!
这些都是好处,下面直面问题吧,实例我就穿插在问题之中了,就不单说了。
一、电费问题
私人车主报装,电费是0.47元左右一度,很便宜实惠,如果运营商在小区安桩,刨去建设成本,运营成本,电费起价可就不是0.47元了,估计是和外面国电那种类似,0.87元左右了,这还得说能搞定,要是搞不定,像某些运营商只能走小区的商电(或者大工业,类似这种)电费计价了,这下成本就高了,走峰谷晚上电费还好点,其他的要不就是最少1元起价了,这就是个问题,即使运营商赔本贴钱弄,使用成本已经翻番,那价格可就不太合适了。有一个车友就因为建设成本太高找了某运营商想弄共享电桩,后来消息是只能走物业电。以新e6为例,假设按跑400公里充86度电算,自己报装的桩充满成本是大概40块,与走除峰谷外的其他充电电费最少差35块(不计算服务费),跑一万公里最少差900块,跑十万就接近一万块了,实际来说加上开空调、季节里程减少因素,少说还会多个十分之一,对于20万的车来说1万块占比比较少,但是对于10万以内的车,那就占比高多了,这还不算服务费。
二、服务费
再说说服务费,这小区物业和运营商合作,肯定是会从服务费中抽成的,就是抽成多少的问题。作为运营商,花费不少建了桩,还得维护着,有一套团队,虽然政府会补贴建设钱,但是未来为了良性运营,服务费肯定是作为创收的,当然有的会还有别的副业捆绑赚钱,这个就不管他了,按照现在的样子,最低的服务费在3-4毛之间,最高的也8毛左右,附加成本再加上,大概要再多三分之一,这个我就不算了,大家也应该祖略看的到。不过,既然是小区,是以慢充桩为主,也就是说建设、维护等成本都会比快充桩少很多,相对应的现行服务费还是需要再行考量的。
三、个人建设和运营商建设的冲突
冲突有么?有,而且已经是正在进行时了,拿一个车主的实例来说,他所在的小区和某运营商已经达成建设协议,等他去物业签字私人报装的时候就直接被拒绝了,经过多方协调依旧无果,这就是已经开始发生的事情,换个角度来看,个人报装更多添的是“麻烦”,尤其一个再一个的建设施工,区域分布不均,施工标准也都不一样,但是小区和运营商合作呢,有协议在物业也不用操心安全这那的问题,日后还能从中抽成,坐享其成还响应国家政策,何乐而不为。这样就凸显了一个问题,是鼓励个人报桩,还是像运营商这种建设?你作为小区的话会怎么考虑。
四、其他问题
还有一种问题,很多运营商现在走的是这种模式:共享私人电桩,由运营商出钱安装,也是走流程报装,但是要把这个桩的信息发到他的平台上,现在有的是由车主定服务费价格,有的由运营商定,当然了,运营商也会对报装人挑一挑,成本高的不做,没有实际意义的不做,当然这种模式有好处,但是在车主端有很多的局限,问题还是不少,真共享假共享还是拓市场亦或是搞形式主义就不得而知了,但是总的来看,也是一种新形式,不妨尝试,不能一刀切。现在也有车主进行了尝试,解决了建设资金的问题,省了不少心,但是共享还是存在难度,所以静观后效吧。
再提一个,现在经销商很少有说你不安桩我就给你退钱的,而且即使有退,也是大大少于建设成本的,这也造成一个问题,使用小区的公共桩成本高,不如自己建桩,不建也不退,退少了也不值当。但如果把退的钱作为使用公共桩的服务费或者多出的其他费用,那情况就会有很大改观了,大家的选择上面就会出现很大的转变。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