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传福至大学便始终与
电池打交道,在90年代初,王传福发现,作为自己研究领域之一的
电池面临着巨大的投资机会。1995年2月,王传福和他的表哥吕向阳一起创立了比亚迪,之后逐渐取代日本电池企业的垄断地位,成为第一流的电池生产商。在2002年夏天(7月31日)成功地在香港主板上市。这也为王传福进入汽车行业夯实了基础。
大学学的是电池,硕士学的是电池,工作做的还是电池。自2003年踏入中国汽车行业并布局新能源汽车后,被称为“技术狂人”的比亚迪总裁王传福在漫漫卖车路上依旧披荆斩棘,与当下中国汽车市场的萎缩情形相比,让王传福更为忧虑的是新能源汽车的徘徊不前,面对困境,王传福坦言:“一些新生事物就是这样的,只有第一,没有第二,要不就第一,要不就第十、就死掉,否则差距就变得很大。”
一、未上中专成为命运的拐角
在中国80年代初,由于可以分配工作,中专是出身贫寒的初中毕业生的首选。但王传福由于母亲的辞世,没有考上中专,而是进入无为县一所刚建立的普通高中—无为第二中学。这个偶然给了王传福进一步读大学深造的上升空间。否则,一代“技术狂人”王传福可能会被淹没在平凡的生活中,与电池研究失之交臂。
二、性格外向是舞林高手
虽然王传福喜欢在研究室里捣鼓技术,但在大学里,王传福并不是那种死读书的学生,他性格外向,天性开朗。在大学期间,王传福喜欢舞蹈,其舞技之好在当时校园内是公认的,甚至有人将他称为学校里的“舞林高手”。那时,王传福的名声就在学校里传开了,不是因为他学习好,而是因为他喜欢跳舞。
三、研究电池下海经商
可以说,王传福至大学便始终与电池打交道,在90年代初,王传福发现,作为自己研究领域之一的电池面临着巨大的投资机会。1995年2月,王传福和他的表哥吕向阳一起创立了比亚迪,之后逐渐取代日本电池企业的垄断地位,成为第一流的电池生产商。在2002年夏天(7月31日)成功地在香港主板上市。这也为王传福进入汽车行业夯实了基础。
四、专注技术研发善于学习
实际上,自涉足汽车行业,王传福的造车梦便与自己技术出身的背景紧密相连,“专注”与“坚持”是他的本色。在传统汽车制造上,王传福用逆向研发打开了一条道路,虽然于刚开始,外界评价其“车子很糟糕”,但经过几年的技术研发,加上外国车企的指导,比亚迪汽车的质量、安全性及造型都有显著的提高。”专注技术,善于学习,成就了王传福和他的比亚迪。
五、“最疲惫的领导者”
将新能源汽车作为比亚迪的未来发展方向,王传福已经在支持与质疑中走过了很长一段路,虽然近几年有国家政策支持并收获了巴菲特背书,但几年间比亚迪卖出的新能源汽车寥寥无几,在这个过程中,王传福曾不断反思并作出调整,他说:“我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去支配,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去管。”在2014年王传福难得的一次公开露面中,有记者形容他是“最近见到的最疲惫的领导者。”
六、甩开面子 低下高贵的头颅
在公共场合,王传福一直惜字如金,但是在2013年的比亚迪世界级技术解析会上,王传福终于低下了高贵的头颅,他出人意料地花了近两个小时,总结反思了比亚迪曾出现的三大失误,诸如渠道扩张过快;产品品质有待提高;品牌宣传不够,没有着重打造品牌内涵。在过去三年中,这三大错误放缓了比亚迪前行的脚步,以至于让公司市值严重缩水。他坦言:“面子可以甩开,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才是最重要的。”
七、王传福的“春天”还要等多久
比亚迪一直是中国政府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的最大受益者。2014年,比亚迪一家占中国乘用
电动车总销量的三分之一左右。王传福曾在一次内部讲话里宣称:“
电动车的春天来了。”但争议之声随之而来,有人质疑比亚迪“秦”的热销是偷换概念,并不是纯正的电动车,可能会导致中国纯电动汽车产业路线半途而废,违背了国家鼓励政策的初衷。实际上,面对纷繁复杂的市场,王传福的“寒冬”仍未过去。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