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中国气象局对我国太阳能利用2004-2014年逐年全国气象台站总辐射和日照观测资料,经统计分析和插值处理, 得到全国陆地2.5°╳2.5°的格点要素资料,用于评估2014 年太阳能资源参数的年景特征。
2014 年,全国陆地表面平均的水平面总辐射年辐照量为1492.6 kWh/ m2,较近10 年(2004-2013 年)平均值偏少8.1 kWh/ m2 (图9),为近10 年来次小值年。
2014 年,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区包括青海大部、西藏中西部、甘肃西部、内蒙古西部,新疆东部及四川西部部分地区,年总辐射量超过1750 kWh/ m2,等级为A;华北北部、新疆大部、甘肃中东部大部、宁夏、陕西北部、青海南部和东部、西藏东部、四川西部、云南大部及海南等地为1400~1750 kWh/ m2,为太阳能资源很丰富区,等级为B;东北大部、华北南部、黄淮、江淮、江汉、江南及华南大部为1050~1400 kWh/m2,为太阳能资源丰富区,等级为C,四川东部、重庆、贵州中东部、湖南中西部、湖北西部地区不足1050 kWh/ m2,为太阳能资源一般区,等级为D。
2014 年全国大部分地区陆地表面平均水平面总辐射偏少,其中重庆、贵州东部、湖南北部以及长江中下游一带一般偏少5%以上。全国仅有新疆西部及北部、西藏西部、辽宁、吉林、云南、海南、广东、江西、福建等地偏多,其中云南大部分地区偏多5%以上。
对固定式光伏发电,主要分析最佳斜面总辐射和年利用小时数(按80%的总体系统效率考虑)。
全国最佳斜面总辐射及光伏发电年利用小时数空间分布显示(图12、图13),2014 年,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及西南大部最佳斜面总辐射年总量超过1400 kWh/m2,年利用小时数在1100 小时以上,其中新疆大部、青藏高原、甘肃西部、内蒙古、四川西部及云南部分地区,最佳斜面总辐射年总量超过1800 kWh/ m2,年利用小时数在1500 小时以上,局部超过1800 小时;四川东部、重庆、贵州中东部、湖南中西部及湖北西部地区,最佳斜面总辐射年总量小于1000 kWh/ m2,年利用小时数不足800 小时;其余地区最佳斜面总辐射年总量在1000~1400kWh/m2 之间,年利用小时数在800~1100 小时之间。
成因分析
2014 年,冷空气发生频次偏少、强度偏弱是全国平均风速偏小的主要原因。
年内,影响我国的冷空气总频次为18 次,比常年偏少2.36 次。其中,北方强冷空气次数偏少2.45 次,南方强冷空气次数偏少1.18 次,没有寒潮过程(图14)。此外,冬春季影响我国的冷空气位置明显偏西,是2014 年平均风速和最大风速
在新疆和西藏等地区偏大、在中国东北至长江中下游地区偏小的主要原因。2014 年,全国大部分地区云量增多,总云量大于8 成的月平均日数增多,是近10 年来的最大值(图15),这是导致到达地表的太阳总辐射量减少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