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回收与再利用问题迫在眉睫 梯次利用可行吗

时间:2016-02-24 13:52来源:车友报 作者:西顾
点击:
 
  迟来的政策
 
  “如果说2014年是新能源汽车元年,那么2015年可以称为爆发年。”新能源汽车产业研究中心投资事业部总经理吴辉表示。根据权威统计,2015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34.05万辆,销量达到33.11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25.46万辆和24.75万辆(其余为插电式混动)。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逼近1%,不论按照任何标准,新能源汽车痛苦的市场培育阶段已成为历史,进入了大规模的普及阶段。 这一爆发式增长让人欢喜之余,其产业链的不完善更令人担忧。数据显示,2015年动力电池装车量超过200亿瓦时,预计2016年会增加到大约500亿瓦时。2015年电池产业投资大概是1000亿元,在建、核建的产能为1800亿瓦时。这么多电池,五六年之后即将进入大规模淘汰期,不免让人胆战心惊。
 
  由于此前国家没有相关规定,所以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回收主体始终不明确。尽管国家有关部门和相关行业协会提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回收要按照“谁生产谁负责,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但事实上,记者采访中发现,很少有厂商在销售新能源汽车的时候主动告知消费者要回收废旧电池。“如果电池不搞好回收利用,新能源汽车的系统性污染要远比汽油汽车高出成百上千倍。”广汽集团总经理曾庆洪曾多次表示。
 
  对此,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环保部、商务部、质检总局等五部委终于在新年伊始联合发布了《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技术政策》(以下简称《技术政策》),对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回收、利用、处理做出统一规范。明确了废旧动力电池的管理范围,将废旧动力电池回收责任落实到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动力蓄电池生产企业、梯级利用电池生产企业和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政策还提出建设动力蓄电池回收网络,电动汽车及动力蓄电池生产企业需在各地指定网点回收废旧电池,各责任主体需向工信部汇报动力蓄电池的回收处理情况,蓄电池回收利用遵循先梯级利用后再生利用的原则。同时,《技术政策》还提出对动力电池进行统一的编码,建立完善的产品追溯体系。
 
  北京市科委新能源与新材料处长许心超告诉记者,车企作为动力电池回收的第一责任主体是最为合适的。相比手机电池而言,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由于体积大、可见性强,从根本上决定了动力电池可以回收,回收渠道也相对容易建立。据他介绍,在北京市给相关车企及车型备案时,已经明确车企为动力电池回收的第一责任主体。
 
  梯次利用听上去很美
 
  “一般来说,动力电池的容量降至最初容量80%的时候,就不能再用在新能源汽车上,这个过程需要5至8年。比如原始续航里程能达到200千米, 现在只能达到160千米,按照国家的规定,就不能作为动力电池使用了,但是电池本身还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许心超表示。
 
  而这些“退役”动力电池,并非完全失去了价值。按照许心超的说法,它们还可以根据电池容量的不同,而被利用在储能或者相关的供电基站以及路灯、低速电动车身上,最后进入回收体系。这也是业内泛称的动力电池再利用或者是梯次利用。他举例说:“包括这次北京市为了解决老旧小区建充电桩,我们投放了大号电池,就是希望这个电池作为储能来用。”同时他还表示,从国家层面来讲,2010年及以前的动力电池会于今年开始陆续投入到这种梯次利用中来。
 
  “动力电池的梯次利用,一方面是为了节能,另一方面,如果梯次利用得到普及,无疑将极大地降低新能源汽车的成本。”上海交大汽车节能技术研究所所长殷承良如是表示。
 
  事实上,2012年7月出台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就明确提出,要制定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建立梯级利用和回收管理体系,引导生产企业加强对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鼓励发展专业化的电池回收利用企业。
 
   在此之后,包括国家电网下属的北京、浙江公司,都在致力于动力电池的余能研究,投入资金上马梯次利用研究项目,但是进展相对缓慢。华北地区某新能源公司的技术人员透露:“将利用后的动力电池大规模用作储能,这恐怕只能是想想而已。”
 
  按照业内人士说法,虽然储能电池对单体电池的密度要求不如动力电池那么高,但一个储能项目的储能电池的规模较大,通常达到百千瓦甚至是兆瓦,而一辆新能源汽车的电池容量平均是30千瓦时,如果要将动力电池用作储能,无疑需要大量电池包,而这会使得整个储能电池块面临一致性以及管理困难等问题,从而将影响整块储能电池的使用效果。
 
  更何况就产业现状来看,由于我国不同车企采用的电池类型、电池规格和对电池的测评要求各不相同,也就造成了电池的型号过多,产量过度分散,为梯次利用带来很大难度。
 
  因此,不少业内人士指出,梯次利用最终只能是小范围的应用,比如家庭的储能项目,但从目前中国的整体需求来看,并不明显。
 
  回收技术有待考证
 
  对于无法梯次利用的报废电池,就要通过技术手段处理掉。据许心超介绍,到最后电池不能用的时候来进行回收处理,现在最新的技术已经可以达到99%的回收处理率,而且整个工艺环节对环境没有任何影响。他解释称:“目前新能源汽车使用的动力电池,其原材料、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包括电池本体使用的铝、铜等金属物质基本都能实现材料回收;其他部分还可以通过纳米技术处理之后,投入到再生产状态,新生产的电池比原先下降一个等级,但性能依然很好,这就是它的经济价值。”
 
  据比克电池总裁张树全介绍,报废的电动汽车电池经过检测、筛选可分级别用于电动三轮车、二轮车上;其次,可用于储能和备用电源、照明电源灯;再次,就是对元素的提取,从而进一步制作成原料。“比克电池做过详细的测算。我相信电池回收利用做好了的话,还是能占据比较大的市场份额,产生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张树全如是说。
 
  然而,据了解,回收电池的技术路线相当复杂,比如在对废旧锂电池的处理上,首先要对其进行预处理,包括放电、拆解、粉碎、分选;拆解之后的塑料以及铁外壳可以回收;然后再对电极材料进行碱浸出、酸浸出,多种程序之后再进行萃取。这套复杂的程序使得很多回收企业望而却步。北京市科委新能源与新材料处通过科学研究之后,提出现在以电池生产企业为主体,与车企和原材料企业相结合。
 
  对于如何保证对动力电池实现监管,许心超指出:“属于市场的交给市场,政府负责监管。我们在整车质检的时候有一个平台,在给车企车型备案的时候会对动力电池有所记录,随后每年会根据客户的使用情况作出判断,电池到了什么状态,一旦发生异常的状况,所有的状态在平台上都可以查到。我们会根据动力电池性能的数据变化,根据整个客户的反馈来做调查分析。”
 
  据悉,科技部正在推动新能源汽车相关标准的制定和完善。目前,整车、关键零部件、接口和设施,以及充电设施、充电桩建设形成了有效的连接,现行的有效标准达到了87项。同时,正在审查待批的标准还有5项,在整个标准体系下,还有44项细分的标准正在研发中。“专家们形成了一套标准的研发体系,近三年中能够完成第一轮的所有标准设计,我们是希望标准能够不断更新,不断提升整个新能源汽车标准体系。”科技部部长万钢表示。
 
  ■ Tips
 
  国外动力电池是怎么回收利用的?
 
  美国 美国从联邦、州到地方,针对废旧电池设立多部法律,采用许可证管理办法,加强对电池生产企业和废旧电池资源回收利用企业的监管。美国国际电池协会制定了押金制度,促使消费者主动上交废旧电池。同时美国政府还推动附加环境费的方式,由消费者购买电池时收取一定数额的手续费和电池生产企业出资一部分回收费,作为电池产品报废回收的资金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又保证了废旧电池回收企业的利润。
 
  日本 日本是在废电池回收利用方面做得较好的国家。从1994年10月起,日本电池生产销售厂商就开始形成“电池生产销售——回收——再生处理”的电池回收利用体系,电池零售商、汽车销售商和加油站都可以免费从消费者那里回收废旧电池。
 
  欧盟 自1990年开始,欧洲的车厂已开始强调在汽车中使用可回收的材质及零组件的再利用。欧盟2006/66/EC电池指令与电池回收直接相关,该指令涉及所有种类的电池,并要求汽车电池生产商应建立汽车废旧电池回收体系。欧盟从2008年开始强制回收废旧电池,回收费用则由生产厂家来负担。
 
(责任编辑:admin)
文章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电池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电池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503204601
邮箱:cbcu@cbcu.com.cn
猜你喜欢
  • 号外!第三季度锂电池芯或全面涨价5%至15%

    受到钴金属价格在2018年第一季创新高影响,第三季锂电池芯预估全面涨价5~15%不等,但价格在第四季有机会持稳。
    2018-08-08 11:13
  • 2017年2月新能源汽车销售同比增长30.3% 

    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均完成1.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5.5%和30.3%。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万辆和1.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2.3%和49.5%;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0.26万辆和0.37万辆,同比分别下降33.5%和12.4%。 1-2月,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和销售
    2017-03-14 17:25
  • 首批新能源车用户陷困局

    新能源汽车一直以养护费用、使用成本比汽油车低,吸引消费者购买。从2009年新能源汽车大力补贴开始计算,不少首批新能源车车主的纯电动汽车或插电混动车使用期限已经超过6年,也过了当初厂家承诺的质保期。近日,记者接到不同品牌新能源车车主的反映:新能源
    2017-03-13 14:09
  • 2025年全球电池管理系统市场规模超768亿元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的新报告,到2025年全球电池管理系统市场规模预计达111.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68.4亿元)。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增长趋势是由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增多担忧驱动。另外,太阳能光伏电池的价格不断下滑,有利的政府激励,以及电池成本下降都可能增加可再
    2017-03-03 18:33
  • 固态电池将成主流趋势 企业未雨绸缪加速布局

    近年来,动力电池起火爆炸事故频发,据锂电大数据统计,2016年共发生50起锂电池起火爆炸事件。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一直是锂电人孜孜追寻的课题,而此时,兼具安全性和高续航优势的固态电池逐渐走进大家的视野。 液态锂电池安全性亟待提升 液态锂电池已成为当
    2017-03-03 18:28
  • 国内无铅化锂电池成功研发,低速电动车成为新宠

    目前,低速电动车正逐渐成为人们出行的新宠,但低速电动车所使用的铅酸蓄电池却对土壤环境污染构成威胁。日前,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对外发布最新科研成果称,研究所率先在国内成功研发绿色环保的无铅化锂电池,且每瓦时成本控制在0.5元,已具备产
    2017-01-22 16:23
  • 新能源车结构性产能过剩凸显 动力电池产能是需求量7倍

    目前,在新能源客车、货车领域,企业已经出现了结构性的过剩苗头,动力电池高端产能不足、低端产能过剩的问题进一步加剧。1月1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在电动汽车百人会上如是说。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此前印发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
    2017-01-22 14:23
  • 年后,电池行业又将面临哪些严峻考验?

    这几天,很多电池企业都在做着年前的各项总结,准备迎接新年的假期。然而,告别了水深火热的2016年,电池行业迎来了极具考验的2017年。电池涨价、废旧电池降价以及无人回收的噩梦似乎也在继续,这些还在困扰电池人的烦恼没有因为新年的喜悦而消散。随着中国农
    2017-01-22 13:49
  • 补贴下滑 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市场有望迎来爆发

    2017年1月1日起,新版新能源补贴政策正式执行。其中,国家补贴相比2016退坡20%,地方补贴不得超过中央财政单车补贴金额50%。这意味着购买一辆大于250公里的纯电动乘用车,最高将减少4.4万的补贴。 虽然补贴大幅下滑,但是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市场却有望迎来
    2017-01-20 16:47
  • 崛起中的生态型动力电池企业

    2016年,将注定成为国轩高科企业史上一个极为关键的年份。这一年,在公司领导层的谋篇布局下,国轩高科正冉冉升起为一家生态型的动力电池企业。 通过在产业链广泛布局,行业纵向整合,国轩高科不断加强上下游协同发展,统筹布局,谋求联动发展,实现了从单一
    2017-01-19 15:18
专题
相关新闻
  • 号外!第三季度锂电池芯或全面涨价5%至15%

    受到钴金属价格在2018年第一季创新高影响,第三季锂电池芯预估全面涨价5~15%不等,但价格在第四季有机会持稳。
    2018-08-08 11:13
  • 2017年2月新能源汽车销售同比增长30.3% 

    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均完成1.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5.5%和30.3%。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万辆和1.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2.3%和49.5%;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0.26万辆和0.37万辆,同比分别下降33.5%和12.4%。 1-2月,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和销售
    2017-03-14 17:25
  • 首批新能源车用户陷困局

    新能源汽车一直以养护费用、使用成本比汽油车低,吸引消费者购买。从2009年新能源汽车大力补贴开始计算,不少首批新能源车车主的纯电动汽车或插电混动车使用期限已经超过6年,也过了当初厂家承诺的质保期。近日,记者接到不同品牌新能源车车主的反映:新能源
    2017-03-13 14:09
  • 2025年全球电池管理系统市场规模超768亿元

    根据市场调研机构的新报告,到2025年全球电池管理系统市场规模预计达111.7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68.4亿元)。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增长趋势是由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增多担忧驱动。另外,太阳能光伏电池的价格不断下滑,有利的政府激励,以及电池成本下降都可能增加可再
    2017-03-03 18:33
  • 固态电池将成主流趋势 企业未雨绸缪加速布局

    近年来,动力电池起火爆炸事故频发,据锂电大数据统计,2016年共发生50起锂电池起火爆炸事件。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一直是锂电人孜孜追寻的课题,而此时,兼具安全性和高续航优势的固态电池逐渐走进大家的视野。 液态锂电池安全性亟待提升 液态锂电池已成为当
    2017-03-03 18:28
  • 国内无铅化锂电池成功研发,低速电动车成为新宠

    目前,低速电动车正逐渐成为人们出行的新宠,但低速电动车所使用的铅酸蓄电池却对土壤环境污染构成威胁。日前,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对外发布最新科研成果称,研究所率先在国内成功研发绿色环保的无铅化锂电池,且每瓦时成本控制在0.5元,已具备产
    2017-01-22 16:23
  • 新能源车结构性产能过剩凸显 动力电池产能是需求量7倍

    目前,在新能源客车、货车领域,企业已经出现了结构性的过剩苗头,动力电池高端产能不足、低端产能过剩的问题进一步加剧。1月1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在电动汽车百人会上如是说。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此前印发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
    2017-01-22 14:23
  • 年后,电池行业又将面临哪些严峻考验?

    这几天,很多电池企业都在做着年前的各项总结,准备迎接新年的假期。然而,告别了水深火热的2016年,电池行业迎来了极具考验的2017年。电池涨价、废旧电池降价以及无人回收的噩梦似乎也在继续,这些还在困扰电池人的烦恼没有因为新年的喜悦而消散。随着中国农
    2017-01-22 13:49
本月热点
  • 注册资本近1.15亿元!两巨头成立电池回收企业

    近日,广州优美再生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优美)正式成立,公司由优湃能源科技(广州)有限公司与格林美集团下属武汉动力电池再生技术有限公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动力再生)携手打造。 据了解,广州优美注册资本约1.15亿人民币,经营范围含化工产品销售
    2024-04-16 10:29
  • 宁德时代、科达利、特斯拉等发力这一新赛道!

    4月22日,科达利发布公告称,公司与台湾盟立台湾盟立、台湾盟英拟共同投资深圳市科盟创新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科盟)并签署《投资合作协议书》。深圳科盟并签署《投资合作协议书》。深圳科盟注册资本拟为人民币1亿元,其中公司以现金方式投入人
    2024-04-24 10:11
  • 续航里程1000公里!宁德时代发布神行PLUS电池

    4月25日,在2024北京车展上,宁德时代举行乘用车新品发布会,发布神行PLUS电池,续航里程1000公里。同时,充电10分钟可续航600公里。
    2024-04-25 17:53
  • 天奇股份牵手长安汽车 共同打造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产业链闭环!

    天奇股份4月18日公告,拟与中国长安、长安汽车共同投资设立合资公司,并以合资公司为主体合作开展电池回收、梯次利用及再生业务。目标打造成为西南区域领先的电池回收标杆企业。 合资公司的注册资本为1.8亿元,其中公司拟出资8820万元,持有合资公司49%的股
    2024-04-19 08:42
  • 50亿元!这家公司拟在摩洛哥投建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

    4月26日晚间, 中科电气 发布公告,宣布公司计划通过其控股子公司湖南中科星城石墨有限公司,在中国香港或其他海外地区新设全资子公司, 以间接投资方式设立摩洛哥项目公司,实施一项年产1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项目 。 据了解, 项目计划总投资
    2024-04-29 18:25
  • 全固态电池三大技术路线,谁将最终胜出?

    近年来,凭借高密度、更安全性、寿命长等优点,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下一代锂电池技术”的固态电池受到市场关注,最新消息不断。
    2024-04-22 18:17
  • 锂矿龙头一季度预亏超36亿元,收深交所关注函!

    4月23日晚间,天齐锂业发布业绩预告,预计今年第一季度同比由盈转亏。 同日晚间,深交所对天齐锂业下发关注函,要求其结合主营业务开展情况、产品产销量、产品价格等,分析2024年一季度亏损较2023年四季度大幅增加的原因,并说明是否存在持续亏损风险等。 锂
    2024-04-25 09:30
  • 又有车企公布全固态电池量产时间!

    当地时间4月16日,日产汽车公开全固态电池试生产线的预定设置场所,在生产发动机等的横滨工厂建筑内确保了约1万平方米空间,为搬入设备推进施工。 日产计划2025年3月开始生产全固态电池,目标2028年度实现量产。据日产介绍,全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是传统锂离
    2024-04-18 08:43
欢迎投稿
联系人:王女士
Email:cbcu#cbcu.com.cn
发送邮件时用@替换#
电话:010-56284224
在线投稿
企业微信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