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4年以来,新能源车开始成为业界所关注的一个重点,也就是从2014年左右开始,以纯电动动力、插电式混合动力为代表的新能源车开始从概念向实物进行转变。与此同时,国家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和鼓励新能源车发展的相关政策。在中央政府的政策带动下,各地也相继出台了新能源车的相关优惠政策。而在今年五月,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又再一次把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列为中国工业产品走出去的十大重点产业。
在政策的利好刺激下,与新能源车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开始了高速的发展,新能源车的经济性开始在有限的空间内得以施展。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的新能源车市场迎来了长足的发展。据全球汽车产业平台和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2015年上半年新能源车销售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总销量达到72711辆,超过美国的52704辆成为世界第一大的新能源车市场。
很显然,201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所迎来的爆发式增长对于汽车企业而言无疑是一片全新的蓝海,所以在2015年我们也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汽车企业开始募集资金投产新能源项目。包括传统长城汽车、江淮汽车、比亚迪汽车(微博)在内的几大中国品牌整车企业至少募集了超过400亿元人民币的资金用于开启新能源车项目。毫无疑问的,在未来几年内,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迎来一次长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产品会充斥到整个新能源车市场,提供消费者更为多样化的选择,前景当然是一片光明。
对新能源车的消费市场即将迎来的大发展,笔者不会持怀疑的态度,因为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不过老话讲未雨绸缪,新能源车市场的一片光明并不意味着中国的新能源车产业就会一路顺风,相反,随着市场的逐渐繁荣,中国的新能源车产业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在这里所说到的新能源车产业并非仅仅局限于整车,而是下探到新能源车产业的下游,即动力电池领域以及电源管理系统。
先来看动力电池领域,其实如果把新能源车拆成几个部分来看的话,最重要的就是动力电池。而我们一直纠结于到底应该走哪种新能源发展模式的燃料电池技术和纯电动技术归根结底还是动力电池之争。所以,中国的新能源车发展的前提就是动力电池领域必须要有足够大的市场占有和技术占有。如果抛开燃料电池的话,以锂离子电池等高能量密度电池来看,其实新能源车的动力电池生产门槛也并不高,于是这就直接导致了目前我国新能源车电池产业的低门槛分散化低产能的现状。根据此前证券日报的报道显示,目前我国火热的新能源车市场状况已经导致了电池企业的产能供不应求。各新能源车生产企业也几乎是在各自为战开展新能源动力电池的生产以及研发。很显然,我国的新能源车电池配套供应商企业还远远没有达到一定的规模。
以目前国际上主流的新能源车动力电池配套供应商来看,韩国LG和日本松下无疑是最大的赢家,其中前者几乎已经占据了所有欧洲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的电池配套市场,而松下之所以出名还是仰仗于特斯拉的帮衬。此外像三菱重工这样的企业也拥有着相当大的动力电池市场份额。所以可以预见的是,在目前我国乘用车市场以合资为主导的模式下,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合资企业在中国本土投产纯电动车型或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而伴随着这些车型同时进入中国市场的,必然会有国际化的配套电池供应商的影子。需要注意的是,目前我国的相关政策法规并没有针对零部件企业设置需要合资的门槛,于是这也就意味着,新能源车的动力电池领域很有可能会在不久之后再度重演被国外企业所占领的情况。就动力电池本身而言,虽然入门门槛较低,但是运用到新能源车领域的要求却不低,比如说电池的轻量化以及高能量密度化,以及车用燃料电池的产业化和技术预研发方面都还远远不够。
除了动力电池之外,决定新能源车的核心总成和关键性技术还包括电源管理系统的整车控制,这其中包括了充电过程、快速充电过程、电动行驶工况、混合动力工况等等。从这一方面来看,纯电动版车型因为相对单一的使用工况使得其控制难度要低于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相比于前者,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还需要考虑发动机的动力输出、发动机对于电动机的充电、二者协同工作等等额外的工况。同时由于电动机驱动模式的存在,对于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变速箱的设计和保护功能也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需要围绕发动机的行车启动、换挡冲击、形式模式切换等等细节进行设计匹配。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自动变速箱的液力变矩器在内燃机驱动时是正常工作状态,但是在电动机驱动时必然就要变成了反转,所以这个过程中必须加入相应的保护措施。
那么再细化一步,从市场的角度来看,仅凭充电行驶的纯电动动力车型在一段时间内不会成为主流,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无疑会以新能源车的身份长时间的存在于市场当中。那么,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的整车管理系统就会成为制约新能源车产业进一步发展的一个瓶颈。以目前汽车产业的发展模式来看,核心零部件的供应商外包式设计已经成为了主流。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的新能源车特别是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产业的研发架构必然是以整合式的电动系统为主。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的新能源车产业如果仅仅拥有电池而没有电源管理系统,充其量也只能是等待市场淘汰的产业链末端的底层产品。
在自由的市场经济运作模式下,某一市场的繁荣并不等同于某一特定区域内产业的繁荣,中国的新能源车产业要真正实现走出去战略,上游的核心技术领域就必须抓住眼下市场的机会。扩大核心技术的掌握面,对整车集成、轻量化技术、高密度技术、电源管理系统等等相关技术进行全面的研发,才有可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也才能够真正实现在新能源时代的弯道超车。
(责任编辑:admin)
2025年全球电池管理系统市场规模超768亿元2017-03-03 18:33
|
补贴下滑 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市场有望迎来爆发2017-01-20 16:47
|
央视采访新宙邦、星源材质、深圳斯诺:解读锂电材料市场格局及未2017-04-07 10:14
|
新能源补贴新政出台后:市场无车无价 只订不卖2017-01-12 13:39
|
从补贴下降+3万公里行驶里程 看新政对纯电动物流车市场的巨大影2017-01-05 14:09
|
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加力 燃料电池车或2020年量产2017-01-04 16:02
|
手上不到15万,北京市场上的新能源汽车又能选谁?2016-08-11 14:28
|
山东省整顿电动车市场再出重拳 低速电动车仅5市能挂牌2016-08-10 15:11
|
石墨烯电池产业化前景广阔 概念股归来2016-08-09 18:19
|
新能源催生新产业,充电桩维护上线2016-08-08 15: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