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方面的数据显示,2014年不管是全球锂离子电池还是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规模都实现不同程度的增长,主要得益于电动汽车出现井喷带动锂离子动力电池迅猛增长。然而我国企业并未明显收益,甚至超过30家的锂电池企业破产、倒闭。为此,笔者对我国锂离子电池行业相关上市企业(包括以锂离子电池以及配套材料为主业的上市企业或在上市企业财报中披露了财务数据的锂离子电池行业企业)的2014年财报进行了整理,试图从骨干企业经营数据分析出行业的问题所在。
营业收入普遍增长 但少数骨干企业出现下滑
表1列举了18家我国锂离子电池行业2013年到2014年经营情况,根据锂离子电池产业链情况,分为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电芯和模组6个细分领域。
对比18家企业2013年和2014年营业收入情况可以发现,13家企业实现了同比增长,2家基本持平,还有3家企业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下滑。其中,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超过20%的企业数量有10家,超过统计的18家半数有余。这在从侧面表明我国锂离子电池行业2014年实现了较快增长。
表1 2013-2014年锂离子电池行业骨干企业经营情况(单位:亿元)
所有数据均来自有关企业披露财报或者审计报告,只包括业务领域的营收情况,不包括企业全部营收情况。其中,贝特瑞2014年数据为1-9月份财务数据,新宙邦、天赐材料和欣旺达净利润采用的是营业利润数据,深圳比克采用年度数据为财年数据,即2014年财年是指2013年10月1日至2014年9月30日,数据单位为美元。
具体到各细分领域,发展情况出现了明显不同。
正极材料方面,三家企业中仅当升科技营业收入出现了下滑,其他两家出现不同程度上升。考虑到当升科技近年来由于大客户流失一直延续发展颓势,加上2014年正极材料价格还在下滑,当升科技营业收入下降就不足为奇,尽管它是我国唯一一家专门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上市企业。盟固利出现大幅增长得益于其产品主要瞄准动力电池市场,2014年我国锂离子动力电池市场高速增长,盟固利受益良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近70%。湖南杉杉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近14%,主要是产销量增长明显,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价格下滑的影响。
负极材料方面,贝特瑞和上海杉杉是我国负极材料的龙头企业,占据了我国市场份额的前两位。两家企业2014年营业收入增长速度均超过了20%,一方面反映出2014年我国负极材料市场需求保持了较快增长,给予了龙头企业增长空间;另一方面也说明负极材料的行业集中度正在提升,龙头企业的规模效应正在显现,尤其是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负极材料价格呈现下滑态势,龙头企业的竞争优势将更加明显。
电解液方面,华荣化工、新宙邦、天赐材料和东莞杉杉占据了我国电解液市场的前四位置。华荣化工一直是行业的龙头老大,2014年尽管扩大生产规模,但产量增幅有限,而电解液单价在2014年下降幅度超过15%,导致营业收入同比仅增长2%。新宙邦和天赐材料则通过不同手段提升了产销量,克服了价格下降带来的不利影响,营业收入实现了快速提升。新宙邦在2014年大幅扩大产能,产量明显提升,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超过40%,拉近了与领头羊荣华化工之间的差距;天赐材料则收购了东莞凯欣,不仅提升了国内电解液市场占比(2013年国内电解液市场产值排名中,天赐材料位列第4,东莞凯欣第8),还通过东莞凯欣进入 ATL 供应链,一举超过东莞杉杉上升至全国第三。而东莞杉杉2014年产量提高有限,受价格明显下降的影响,营业收入小幅下降8%,市场份额由全国第三跌至第四。总体来看,四家企业2014年营业收入达到了11.27亿元,同比增长13%,仍然保持了较快增长,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隔膜方面,星源材质营业收入是一年上一个台阶,2012年突破1亿元,2013年突破2亿元,2014年达到了3亿元,同比增长超过30%,一方面是其规模在不断扩大,产量持续提升,另一方面则是国内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尽管隔膜价格在2014年同样出现了大幅下降,幅度接近30%,星源材质还是实现了较快增长。但金辉高科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产品价格大幅下滑让其大受影响,2014年营业收入基本与2013年持平,或者说是还略有下滑。由于国内隔膜企业起步较晚,不少企业生产线正在量产爬坡阶段,行业集中度不高,两家企业的变化还无法反映出行业的变化情况。
电芯方面,两极分化现象尤为突出。天津力神、深圳比克是我国锂离子电芯行业的龙头企业,但2014年营业收入均出现了大幅下滑,降幅超过了20%。而国轩高科、肇庆风华保持了不同程度的增长,焦作新能源则由于产线满产产量大幅提升,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了3150%。天津力神和深圳比克主要是受产品转型升级影响,2013年天津力神就出现了增长颓势,而深圳比克则是从2011以来营业收入持续下滑,尽管两家企业在2014年在我国多地布局动力电池生产基地,但难掩其发展颓势。国轩高科是我国唯一一家纯粹的锂离子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在近两年我国电动汽车产销量爆发式增长的带动,其营收保持了高速增长势头,2014年增速超过30%。
模组方面,德赛电池和欣旺达是我国锂离子电池行业前两位的模组企业,也都是上市公司。作为龙头企业,德赛电池和欣旺达受到了国内外移动智能终端企业的欢迎,受主要客户2014年终端产品高速增长带动,2014年两家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均超过了70%。德赛电池主要是受益于大客户苹果公司,苹果公司对德赛电池2014年的业务贡献率接近50%。欣旺达则得益于多元化经营,在手机电池模组快速增长的同时,其笔记本电脑电池模组和动力电池模组业务实现了更快速度的增长。
尽管从整体看,18家企业2014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超过25%,但作为产业"承上启下"的核心环节--电芯生产龙头企业天津力神和深圳比克营业收入大幅下滑,尤其是在内资企业中市场份额位居第二的天津力神营业收入下降,极有可能削弱我国在这一关键环节的竞争优势,从而影响到其他环节尤其是配套材料的健康发展,导致整个锂离子电池行业出现危机。
利润率普遍下滑,增收不增利现象突出
表面上看,表1中18家企业中有11家净利润实现了同比增长,2家基本持平,仅5家出现了明显下滑,发展势头良好。但计算净利率的话,情况就发展了明显改变。18家企业中有12家企业2014年的净利率出现了同比下滑,在这12家企业中有8家企业2014年的营业收入是同比增长的,2家企业2014年营业收入基本持平,仅2家企业2014年营业收入是同比明显下降的,也就是说仅两家企业2014年营业收入和净利率是同时下降的。其他企业这反映出一个比较明显的问题,那就是2014年我国锂离子电池行业骨干企业的利润率普遍出现了下滑,增收不增利的现象尤为明显。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