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长期经受“热政策冷市场”困扰的新能源车,终于在2015年逐步逼近市场爆发的临界点,而其中作为获益排序首位的是储能电池行业。日前,记者从杨浦区科创群落基地获悉,他们即将迎来一家专业研发电动汽车储能科技的创业公司,无论是这家公司的创始人背景,还是技术性产品都让人感到颇具话题性。
创业经历深耕能源行业18载不惑之年首次创业
一身干练的素色套装,黑直长发盘至脑后,如果不是采访前互相留了微信,陈燕时髦却不失端庄的打扮很难让人联想到,她竟是一家新能源公司的联合创始人。“我不想过多的介绍我自己,因为包括我在内,储盈新能源总共有7位创始人,我在其中主要负责的是法务、行政、融资方面的工作。”陈燕开口道。
陈燕对于创始团队的介绍确实出乎记者的意料,因为在以往的采访经历中,科技型较强的初创型企业,其创始人大部分都是80后,而储盈新能源的7位创始人平均年龄在40岁左右。她笑着说道,“事实上,储能这一行业的创业门槛很高,除了有技术,你还需要有深厚的人脉。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7个人能组合到一起,因为几乎每个人都在这一行业积累了超过18年的经验。他们分别来自比亚迪、爱康科技、天合光能、台积电、艾德等著名上市公司。”陈燕告诉记者,曾经他们都分布在储能行业上下游的企业里,因为工作上的合作让他们聚在一起有了创业的念头。
有意思的是,在陈燕的描述中,记者感受到,储盈新能源的创始团队可以说非常“完整”,7位深耕行业18年的工作经验几乎包揽了整个公司运作所需的所有职能。“研发、管理、销售、法务、行政,我们市场和技术两手抓。”陈燕自信地说道。
行业观察储能装置占电动车成本50%以上
“新能源汽车产业获益的排序基本是电池、电机、电站等零部件和配套部门最优,尽管新能源汽车发展起来是近两年的事情,但对于储能电池行业,国内企业在这一领域的研发、制造已属于国际上挤得进前三的。”据陈燕透露,目前公司业务的30%放在了电动汽车电池系统的研发制造上,未来将逐步加重这一比例。
记者了解到,新能源汽车的制造过程中,电池以及电池系统占到整车成本的50%以上,这还不算这部分的研发投入。而目前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厂商,在选择这一配件时主要采取三种方法:一是完全自主研发、制造,例如比亚迪等实力雄厚的车企;二是电池由自己生产,而其中的电池系统则购买国内外厂商;三则是包括电池及系统整个装置都采用外包形式。“例如江淮、长城这类汽车整车设计公司,它们原本可能只做车身或者电子,对于电动车电池系统这一块的资金投入和经验都不足。”陈燕说。
创新亮点电动车将配“移动充电宝”
采访中,记者也注意到,陈燕多次提到“储能小子”,据了解,这是储盈目前正在重点筹备的一个新项目,作为线下充电桩不足的“替代品”,可放置在车厢内的移动式充电站。“要开车先下桩,这是新能源汽车圈里的一句行话。”陈燕认为,所属权不清、基础设备老化等原因是导致充电桩布局缓慢、数量不足的主要原因,这自然也影响到了新能源汽车的推广速度。“选择电动车出行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遇到电量不足,不能随时随地为车辆充电。储能小子就像是你手机的充电宝一样,打破固定充电桩的局限,解决电动出行方式的后顾之忧。”
此外,陈燕认为,7月1日即将在沪实施的充电桩建设新规,将为新能源汽车市场注入一剂新的能量。其中,车主申请安装充电桩将有标准流程可依,车企、物业、电力部门也将不再互踢皮球,拖延安装进程。原先对于充电桩用电收费无标准的问题也将解决。
(责任编辑:admin)
专访 | 官阳:低速电动车标准问题应听到更多的声音2017-01-18 17:59
|
专访王德伦:德瑞博打造电动车社会化平台 有望与东风力帆合作2016-04-26 09:24
|
北汽新能源张勇:北汽纯电领域有优势 不惧合资竞争2016-04-26 08:41
|
其鲁:中国锂电池须做强做大2016-04-08 13:45
|
孙逢春:新能源汽车有必要设立较高市场门槛2016-04-06 10:53
|
安进:电动汽车功能越来越全2016-04-01 09:00
|
专访北大教授其鲁:锂电池是未来动力的方向2016-03-30 10:16
|
专访徐桂军:微型电动车格局未定,易灵要靠服务突围2016-03-14 14:30
|
丁玉龙:支撑能源转型的储能产业如何发力?2016-03-03 10:32
|
专访夏珩:小鹏的电动汽车造的怎么样了?2016-01-22 14: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