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子聪:电池成本难下降 充电模式难觅商业价值

时间:2015-05-13 14:15来源:《能源评论》杂志 作者:崔凤娇
点击:
电动汽车的推广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事关整车售后服务与维修,还涉及配套的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
 
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上海一直走在前面。拥有国内第一座具有商业运营功能的电动汽车充电站和已投运的首个跨省区电动汽车城际互联工程。
3月29日,《上海市鼓励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发展暂行办法》发布,明确对充换电设施建设运营公司投资、且符合扶持条件的充换电设施给予不超过30%的财政资金支持。据上海市经信委透露,至2015年,上海预计示范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0亿元左右。
 
德勤公司的调查显示,美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投入使用后,至少三年才可实现收支平衡。对于电动汽车发展,西方和中国大部分车企,旗帜鲜明推动的主流商业模式是“充电模式”。从车辆产品商业活动全周期来看,这一商业形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产品销售方式,以“车辆捆绑电池”销售为主;二是能源供给方式,以充电服务为主。构架该类型商业模式的产品核心思想是:动力电池属于整车“不可分割”的重要零部件。分析充电模式的商业价值,无论对于上海,还是产业界,都有重要的意义。
 
无助车辆价格降低
 
推崇“充电模式”的群体非常自信地认为,解决电动乘用车的“价格高”不是一个问题。其具体解决方案为:初期依靠政府补贴来孵化初期的市场拓展,再通过规模化生产来降低车辆产品和动力电池的成本,最终向市场提供比同类燃油汽车更具价格优势的车辆产品。显然,这是中国几十年来大部分工业产品的市场推广商业法则。正是这个工业化产品推广的基本常识,让我们在推动电动乘用车产业发展的认识上,犯了一个严重错误。
实际上,采用“充电模式”是永远无法实现这个梦想。原因在于,带电池销售的电动乘用车比同类燃油汽车,多出了一块“价值不菲”的动力电池。
在带电池销售的“充电模式”中,把动力电池成本变为零的可能性只有两种情况:一是政府永远全程补贴,二是卸下电池,裸车销售。而政府只能补贴一时,决不可能补贴一世。当政府停止补贴后,电动乘用车的价格就会飙升。
 
按此推论,实现动力电池成本为零的目标,就只能采用“车电分离,裸车销售”的方式了。因此,电动乘用车商业化的正确销售方式,一定是采用“裸车销售,电池租赁”的模式。
 
电池成本难下降
 
续航里程短,是电动乘用车市场竞争力的短板。为了满足用户对产品续航里程增加的需求,在目前续航里程比燃油汽车差4~5倍的情况下,未来车企间的竞争,一定是跟随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不断提高,采取充分利用电动乘用车有限空间,增加车载动力电池容量,提高车辆续航里程的策略,以此提高产品的竞争力。而动力电池容量增加,就意味着车辆销售价格的提高,显然,随着电动乘用车市场规模化发展后,电池原材料、电池单体、电池管理BMS、动力电池成组及附件等环节的成本都会很快下降。但是,车载动力电池组成本,会因车载动力电池容量增加而降幅不大。通过对相关数据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在未来十年时间内,车载动力电池组成本就算降到每瓦时1元左右,动力电池组的价格仍然会保持在数万元范围内。
这一结论证明了,在车辆捆绑电池销售的“充电模式”下,由于车载电池组成本难以降低,所带来的车辆产品价格高问题,使电动乘用车的成本,无论如何都会比同类燃油汽车高出几万元。在失去政府补贴的条件下,带电池销售的“充电模式”中的电动乘用车价格,无论生产规模多么大,都无法实现车辆价格低于同类燃油汽车的目标。
因此,带电池销售的“充电模式”,不具有帮助车辆产品拥有“价格竞争优势”的商业推广价值。其利用“规模经济原理”的解决方案,是一个逻辑推论的错误。
能源补给快捷成空
 
推崇“充电模式”的群体,解决电动乘用车电能供给“方便快捷”问题的方案为:一是寄希望研发出“能量密度高、电池成本低、快充不折寿”的动力电池产品;二是依靠建设“社区慢充,公共快充”的服务网络体系,来解决“续航里程短和补给时间长”的问题。
显然,“充电模式”依靠动力电池技术水平提高,来解决“续航里程短”问题的方案,是一项由科研机构和电池企业主导的“未来式”工作方案,对今天车企产品走入市场毫无帮助。更重要的是,在现有动力电池“快充折寿”的情况下,采用带电池销售的“快充模式”,会给用户带来“电池缩短寿命,用户成本增加”的商业硬伤。
 
另外,“快充模式”不仅要考虑动力电池折寿,增加用户使用成本问题,还必须考虑电网的“兼职特性”问题。在电动乘用车大规模发展后,充电时间越短,对充电设备的技术等级要求就越高,其充电装备的投入成本就越大。显然,这些成本的最终结果,必将转嫁到用户的使用成本上。
而“电能费用低”是电动乘用车“充电模式”唯一的市场商业价值,它的提高会动摇产品“唯一”的市场竞争优势。因此,从“充电模式”解决电能供给方便快捷问题的方案来分析,无论是寄希望“未来式”的动力电池技术水平提高,还是依靠建设快充服务体系,都无助于提高电动乘用车市场竞争力的商业价值。
使用成本不便宜
 
从电动乘用车全寿命周期来分析,带电池销售的“充电模式”,其用户的能源费包括三大部分:动力电池折旧+运营服务(基础设施折旧)费+电费。
基础设施服务费包括:充电桩采购和安装成本摊销、快充站建设和增容费、系统维护及维护人员工资成本等。如果不计算这些成本的摊销,投资建设和运营的企业就会亏死。能源供给服务企业不能够盈利,商业活动产业链就会断裂,电动乘用车产业就不能得到可持续发展。
用户最大的成本是动力电池折旧。一组使用寿命5年(国家规划认定2015年前,合格电池为寿命5年或10万公里),容量为20千瓦时的动力电池,采购价格6万元,用户平均一年的折旧费为1.2万元。按照用户每年行驶2万公里平摊,则摊到用户百公里费用上为60元,再加上百公里服务和电费15元,用户百公里实际电能源费为75元。这里还未包括充电桩折旧摊销、维护费和维护人员的工资成本。而一辆百公里耗9升油(按每升油8元计算)的燃油汽车,百公里费用才72元。
 
按此推算,车企选择“充电模式”把动力电池销售给用户,5年后用户在没有国家补贴的条件下,百公里能源费就决不会是“十几元”的概念。到那时,当初被“电能费用低”的忽悠,而积极踊跃购买电动乘用车的数万用户,会因电能源费的大幅增加倍感“上当受骗”,从而引发市场纠纷。
补贴需远离“扶不起的阿斗”
 
推动电动乘用车商业化,不是一个简单的由车企独自进行车辆产品科技创新问题,而是一个以“方便快捷”电能供给为中心,以“车电分离”为策略,赋予产品“续航能力强、产品价格低、使用成本少”等市场竞争力为导向,以车辆产品、动力电池和能源供给三驾马车为整体,所进行的“全产业商业模式”创新问题。
 
在即将出台新的国家补贴方案之前,相关部门要充分论证推广电动乘用车发展的商业模式,比如“裸车销售、电池租赁、社区慢充、公共快换”类型的商业模式。从分解电动乘用车成本的角度,下决心将动力电池与车辆产品分离开,打造动力电池租赁和运营企业,形成新的服务和盈利环节。并从政策和资金方面加大孵化支持力度,鼓励更多的企业加入到动力电池运营和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环节的投资行列。
建议相关部门根据电动乘用车产业的规律,转变推动方式,以电动乘用车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为制定国家补贴政策的依据。切忌将国家补贴错给那些采用不具有商业价值,且属于“扶不起的阿斗”型商业模式的企业。
(作者系中国电动汽车商业模式资深研究学者)
(责任编辑:王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电池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电池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503204601
邮箱:cbcu@cbcu.com.cn
猜你喜欢
  • 泽林:电动汽车在中国肯定会有突破的一天

    中国新汽车品牌“前途”做对了。尽管数周、数月以来,中国电动汽车市场上只传来坏消息,“前途”依旧全力主打电动汽车牌。几天来,上海国际汽车展上展出了该品牌迄今唯一的一款车:“前途K50Event! ”据生产商提供的数据,这一以蜻蜓为标志的电动跑车可在4秒
    2015-05-14 11:34
  • 特斯拉CEO马斯克:我们今年的销售目标是5.5万辆

    5月5日,电动车制造商特斯拉首席执行官伊隆·马斯克(Elon Musk)开始对2015年的销售预期更加谨慎,这或许也意味着这家公司今年的电动车销量可能会低于先前预测的5.5万辆。
    2015-05-13 09:53
专题
相关新闻
  • 泽林:电动汽车在中国肯定会有突破的一天

    中国新汽车品牌“前途”做对了。尽管数周、数月以来,中国电动汽车市场上只传来坏消息,“前途”依旧全力主打电动汽车牌。几天来,上海国际汽车展上展出了该品牌迄今唯一的一款车:“前途K50Event! ”据生产商提供的数据,这一以蜻蜓为标志的电动跑车可在4秒
    2015-05-14 11:34
  • 特斯拉CEO马斯克:我们今年的销售目标是5.5万辆

    5月5日,电动车制造商特斯拉首席执行官伊隆·马斯克(Elon Musk)开始对2015年的销售预期更加谨慎,这或许也意味着这家公司今年的电动车销量可能会低于先前预测的5.5万辆。
    2015-05-13 09:53
本月热点
  • 注册资本近1.15亿元!两巨头成立电池回收企业

    近日,广州优美再生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优美)正式成立,公司由优湃能源科技(广州)有限公司与格林美集团下属武汉动力电池再生技术有限公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动力再生)携手打造。 据了解,广州优美注册资本约1.15亿人民币,经营范围含化工产品销售
    2024-04-16 10:29
  • 宁德时代、科达利、特斯拉等发力这一新赛道!

    4月22日,科达利发布公告称,公司与台湾盟立台湾盟立、台湾盟英拟共同投资深圳市科盟创新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科盟)并签署《投资合作协议书》。深圳科盟并签署《投资合作协议书》。深圳科盟注册资本拟为人民币1亿元,其中公司以现金方式投入人
    2024-04-24 10:11
  • 续航里程1000公里!宁德时代发布神行PLUS电池

    4月25日,在2024北京车展上,宁德时代举行乘用车新品发布会,发布神行PLUS电池,续航里程1000公里。同时,充电10分钟可续航600公里。
    2024-04-25 17:53
  • 天奇股份牵手长安汽车 共同打造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产业链闭环!

    天奇股份4月18日公告,拟与中国长安、长安汽车共同投资设立合资公司,并以合资公司为主体合作开展电池回收、梯次利用及再生业务。目标打造成为西南区域领先的电池回收标杆企业。 合资公司的注册资本为1.8亿元,其中公司拟出资8820万元,持有合资公司49%的股
    2024-04-19 08:42
  • 50亿元!这家公司拟在摩洛哥投建锂电池负极材料项目

    4月26日晚间, 中科电气 发布公告,宣布公司计划通过其控股子公司湖南中科星城石墨有限公司,在中国香港或其他海外地区新设全资子公司, 以间接投资方式设立摩洛哥项目公司,实施一项年产1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项目 。 据了解, 项目计划总投资
    2024-04-29 18:25
  • 全固态电池三大技术路线,谁将最终胜出?

    近年来,凭借高密度、更安全性、寿命长等优点,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下一代锂电池技术”的固态电池受到市场关注,最新消息不断。
    2024-04-22 18:17
  • 锂矿龙头一季度预亏超36亿元,收深交所关注函!

    4月23日晚间,天齐锂业发布业绩预告,预计今年第一季度同比由盈转亏。 同日晚间,深交所对天齐锂业下发关注函,要求其结合主营业务开展情况、产品产销量、产品价格等,分析2024年一季度亏损较2023年四季度大幅增加的原因,并说明是否存在持续亏损风险等。 锂
    2024-04-25 09:30
  • 又有车企公布全固态电池量产时间!

    当地时间4月16日,日产汽车公开全固态电池试生产线的预定设置场所,在生产发动机等的横滨工厂建筑内确保了约1万平方米空间,为搬入设备推进施工。 日产计划2025年3月开始生产全固态电池,目标2028年度实现量产。据日产介绍,全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是传统锂离
    2024-04-18 08:43
欢迎投稿
联系人:王女士
Email:cbcu#cbcu.com.cn
发送邮件时用@替换#
电话:010-56284224
在线投稿
企业微信号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