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利协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朱共山笑把新能源比作逆袭的“白富美”:白,新能源清洁无污染;富,未来新能源产业的身价将高达五万亿美元;美,最终将达到一种和谐共赢的局面。
近日,由国家能源局、江苏省政府、国际可再生能源署联合主办的“国际能源变革论坛”在苏州开幕,来自全球能源领域政界、科学界、产业界的领导者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全球能源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人类在享受经济增长、科技进步、社会发展成果的同时,也已逐渐认识到过度使用和依赖化石能源所带来的危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开门见山,能源安全、气候变化、生态环境等问题日趋严峻。如何利用能源?我们必须重新思考这一古老而又崭新的话题。
“全球PM2.5浓度最高的地区是哪儿?中国东部。温室气体排放浓度最高的地区是哪儿?还是中国东部。”国家气候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亮出一张世界地图。“PM2.5结构的60%、二氧化碳排放量的80%都来自于煤炭和石油的燃烧。”问题不言而喻,发展可再生能源被认为是一个经济、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德国计划用35年时间实现‘脱炭’,争取到2050年用可再生能源取代化石能源。”德国联邦经济与能源部国务秘书雷纳巴克表示,不妨做一个实验,即使是德国这样一个高度工业化的电力消费大国,也能“脱炭”。最终不是为了地球,而是为了人类自己。
中国也已加入到“脱炭”队伍。2013年,中国实现了GDP增长和碳排放增长的脱钩,GDP增长7.6%,碳排放只增长了4.6%;2014年,中国的煤炭消费比2013年的峰值下降了3%。
但这是一条漫长的道路。国际可再生能源署总干事阿德南·艾敏认为,在可再生能源还不充足的情况下,社会发展还离不开传统能源的补充。因此,当下的能源革命无外乎有二,一是尽可能更加清洁地使用化石能源,二是尽可能更多地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但最终,后者才是关键。
保利协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朱共山笑把新能源比作逆袭的“白富美”:白,新能源清洁无污染;富,未来新能源产业的身价将高达五万亿美元;美,最终将达到一种和谐共赢的局面。
“诚然,能源革命不是威胁而是机遇,这已成为丹麦各个政党的共识,并且越来越多的企业也认识到这是一个可以赚大钱的行当。”丹麦能源署署长贝墨通介绍,丹麦虽是小国,但却是能源技术的出口大国。丹麦自上世纪80年代起推广新能源,90年代就已不再新建燃煤电厂,并通过税收杠杆鼓励新能源发展。如今在丹麦国内,风电已占总电能的39%,丹麦还与德国、挪威的电网实现联网,做起了风电生意。
在苏州,2014年新能源产业实现产值1040.25亿元,成为苏州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方向,形成了以太阳能光伏、新能源汽车及电池为主导的新能源产业集群。其中,光伏产业产值已达450亿元,位列全国第二;光伏电池片和组件产能分别达到4234MW和4571MW,占全国的1/8,位列全国第一。
“白富美”产业方兴未艾。“政策推动是发展关键。”可再生能源政策网络(REN21)副总裁艾琳希内尔旗帜鲜明地亮出观点。2015年,全球有164个国家制定了可再生能源目标,至少有145个国家已经将之列入现行政策,后者在10年间已经翻了近10倍。中国也是其中一个。在中国,购买新能源汽车或可享受来自国家、省、市的多重补贴。记者了解到,作为新能源汽车“十城千辆”计划在江苏省的试点城市,今年苏州全市将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3000辆以上。
“但推广可再生能源不能仅靠政策支持。应尽早迈出市场化的第一步。”世界银行中国和蒙古局能源部门主任托德·约翰逊说。同时他也认为,即使是新能源汽车也未必绝对“干净”,因为他们使用的电可能依然来自于煤炭。一面积极出台政策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一面继续对传统化石燃料产业进行补贴,这种尴尬局面出现在当下不少国家。
“说到底,对企业来说,不管使用哪一种燃料发电,最终目的都只有一个,即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提高利润、争夺市场。而可再生能源的运行成本几乎为零,这使得它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占据先机,不是因为政府或者法律的规定,而是依据它本身的特点。”雷纳巴克说,“如果企业发现用煤发电不划算了,自然就会舍弃。”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