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也要造车?背后藏着一盘大棋!

时间:2025-10-15 11:37来源:未知 作者:子蕊
点击:

10月14日,在2025京东11.11惊喜开放日上,京东汽车宣布与宁德时代旗下的时代电服和广汽集团共同推出一款“国民好车”。这款车将于京东“双11”期间正式发布并在京东平台独家销售,目前用户已可通过京东APP搜索“国民好车”预约试驾。

与四年前京东与天际汽车的合作不同,此次京东明确回应:“不直接涉及制造环节”。京东似乎正在探索一条不同于传统车企的路径,那么,京东究竟意欲何为?

 
编辑

三强联手,重新定义汽车消费体验

京东并非首次涉足汽车销售,但此次合作模式与以往有本质不同。京东、宁德时代与广汽集团形成了明确的分工:广汽负责整车制造,宁德时代提供电池技术与巧克力换电解决方案,京东则主导用户洞察与销售服务。

这款“国民好车”明确聚焦于“性能安全、外形时尚、续航能力、价格亲民”四大核心,旨在满足90%以上的日常通勤需求。这一直位直接针对大众市场,有望打破消费者对电动汽车价格高企的固有认知。

更为创新的是,该项目打破了传统“裸车”购买模式,推出**“一站式配齐”服务**。消费者可根据需求选择标准版以外的多种套餐,如“车衣定制版”“车品配装版”“养护加持版”等,大大简化了购车流程。

这种模式改变了消费者与品牌的关系。京东在活动期间发起“智造好车”互动征集,邀请消费者通过京东APP提出建议并预约试驾,实现了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共创”的转变。

京东的汽车梦:从失败尝试到生态布局

京东的汽车野心并非一朝一夕。2021年,京东曾与天际汽车合作推出“京选好车”系列,尝试电商平台卖车模式。然而,那次合作未能将线上声量转化为实际销量,主要因为交付体系和服务能力未建立起来。

四年的时间里,京东已经建立了更为完整的汽车服务生态。目前,京东已拥有近3000家养车门店、超4万家合作门店,并设有改装大店与自营贴膜工厂,形成覆盖全国的服务网络。

京东在汽车领域的布局远不止于销售。2023年,京东物流发布了自研无人轻卡产品——京东物流VAN,具备L4级自动驾驶能力,瞄准物流市场。此外,京东还通过“Joyrobotaxi”商标注册,透露出进军自动驾驶出租车的意向。

刘强东对汽车行业的兴趣早已有之。据章泽天透露,京东曾投资蔚来汽车,李斌当年仅用15分钟介绍想法,刘强东便迅速做出了投资决定。这种对汽车产业的看好,如今正通过更加系统化的方式落地。

不下场造车,但比造车更具野心

面对“京东下场造车”的传闻,京东方面明确表示:“这款新车是三方联合推出,京东主要提供用户消费洞察和独家销售,不直接涉及制造环节。”这一回应澄清了京东在汽车产业链中的定位。

京东的野心不在制造本身,而在于重新定义汽车消费体验。京东试图将汽车购买、保养、配件和能源服务整合进自身的零售生态,形成可闭环的一站式消费模式。

京东汽车负责人曾明确表示,京东将围绕车主全生命周期进行生态布局,包括汽车销售、零配件销售、汽车养护等后市场业务。这种“用户全生命周期”视角,远比单纯销售整车更具想象空间。

京东拥有数亿活跃用户的消费数据,这些数据对于汽车产品定义具有极高价值。通过深入分析用户需求,京东可以更精准地把握市场动向,与制造企业共同定义更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京东汽车战略的商业启示

京东此次合作提供了跨界合作的新范式。三方通过优势互补,实现了“1+1+1大于3”的协同效应。这种合作模式减少了重资产投入的风险,同时各方能聚焦于自身核心能力区。

对于京东而言,此次合作是对“无界零售”概念的延伸。京东早在2018年就开始探索无界营销,试图打通人、货、场和数据之间的壁垒。汽车作为高频次、高价值的消费场景,自然成为京东零售生态扩展的重要方向。

京东的做法也揭示了平台企业进军实体产业的新思路:不做重资产制造,但通过用户洞察、销售网络和服务生态,深度参与产品定义与用户体验打造。这种“轻资产、重运营、深生态”的模式,可能会被更多平台企业借鉴。

最重要的是,京东试图让“买车像买手机一样方便”,这反映了零售业的基本趋势:复杂决策简单化,低频消费高频化。通过简化决策流程、提供一站式服务,京东有望降低消费者的决策门槛,扩大市场总量。

 
编辑

挑战与未来:京东的汽车之路仍充满考验

尽管前景可观,京东的汽车之路仍面临多重挑战。京东与天际汽车的合作失败表明,电商流量不能直接转化为汽车销量,线上声量无法替代交付和售后网络。

新车销售后的服务衔接问题也是一大考验。虽然京东拥有养车门店网络,但电动汽车特有的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维护需要专业能力,京东需要确保服务网络能胜任这些专业需求。

市场接受度仍是未知数。虽然多方预测这款新车可能为广汽埃安的换电车型,价格较为亲民,但消费者是否认可这种新型购车模式,还有待市场检验。

放眼未来,京东在汽车领域可能有更广阔的布局。随着自动驾驶技术成熟,京东在物流领域积累的自动驾驶技术可能复用到出租车场景,实现出行服务与即时零售的结合。

京东的汽车布局是一场以用户为中心的商业生态扩展。京东并不打算成为又一个造车新势力,而是要成为汽车消费新模式的定义者。

京东的探索可能推动整个行业向“用户导向”和“生态协同”方向转变。未来,京东是否会从销售介入制造,将取决于此次合作的成效及其整体战略需求。但无论如何,京东已经向业界展示了一条不同于传统的汽车产业创新路径。

其他车企和平台需要关注的是,京东正在打造的不仅是一款车,更是一种新的汽车消费生态系统。这个系统一旦验证成功,将不可避免地改变现有的汽车行业格局。

(责任编辑:子蕊)
文章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电池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电池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503204601
邮箱:cbcu@cbcu.com.cn
猜你喜欢
专题
相关新闻
本月热点
  • 电池的“阴极”是正极还是负极?为什么总有人傻傻分不清?

    在电池的世界里,术语的混乱常常让人抓狂:有人说阴极就是正极,也有人说阴极明明是负极。就连某知名科普博主都曾在直播间翻车:锂电池放电时,电子从阴极流向阳极啊不对,到底哪个是正极? 今天,我们就来解开这个百年迷惑为什么电池的阴极是正极,阳极反而
    2025-09-26 10:32
  • 原电池、电解池、腐蚀电池:从生活例子看懂核心原理

    很多人觉得 电池原理 是化学难题,但其实它们藏在遥控器、自行车、铁锅这些日常物品里。下面咱们就用 理论 + 生活案例 的方式,把三种电池的核心逻辑讲透,看完你会发现:原来原理这么好懂! 一、原电池:自己发电的 能量小马达 从 5 号干电池看懂核心逻辑
    2025-09-24 11:18
  • 我们只知道电池的“循环寿命”,那你知道电池的“日历寿命”吗?

    在探讨电池性能时,我们经常会听到循环寿命这一术语,它指的是电池在特定充放电条件下能够完成的充放电循环次数,直到性能下降到某一特定阈值(如容量衰减到初始容量的80%)。然而,除了循环寿命,电池还有一个同样重要的性能指标日历寿命。 一、什么是电池
    2025-09-24 10:25
  • 深度解析:电池C率!

    编辑 1. C率全称 C率全称是充放电倍率,表示电池充放电的电流与其额定容量的比值,是衡量电池充放电速度的重要参数,直接影响电池的性能、寿命和应用场景。 编辑 2. C率的定义与计算公式 C率(C-rate)用于量化电池的充放电速率,公式为: C率(C-rate)= 充
    2025-10-09 17:25
  • 锂电池的DOD(放电深度)如何影响寿命?

    一、什么是放电深度DOD? 放电深度(DOD)是指电池放电电量占其额定容量的百分比。例如,一个额定容量为100Ah的锂电池,如果放电了80Ah,那么其放电深度就是80%。放电深度的深浅直接影响锂电池的寿命,放电越深,电池寿命越短。 编辑 二、DOD对锂电池寿命的
    2025-09-19 09:12
  • 欧盟新电池法执行深化:中国企业的合规突围与技术革新

    一、规则刚性约束下的市场分化格局 2025 年 8 月 18 日,欧盟《废旧电池管理》法规第 96 条正式生效,标志着全球最严格的电池环保法规进入全面执行阶段。该法规构建了 数字身份 + 碳足迹 + 责任延伸 的三维监管体系,对电池出口企业形成硬性约束。根据法规第
    2025-09-18 13:50
  • 最高可获5000元补贴,广州市3亿元汽车消费补贴即将启动

    从广州市商务局获悉,广州市促进汽车消费专项活动启动,9月15日~30日购车最高补贴5000元(3亿元总额,先到先得,用完即止)。据了解,个人消费者在活动期间购买含税价10万元(含)以上的小客车新车,最高可获5000元政府补贴。此外,在享受政府现金补贴的基
    2025-09-15 08:56
  • 固态电池成热点!中科院在固态电池材料实现突破,多家公司透露固态电池新进展

    固态电池 迎来新进展,行业加速迈向量产阶段! 根据中国科学院官方的信息,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科研团队提出了一个固态 锂电池 界面调控新方案,可以实现一体化电极-电解质材料,进而改善电极与电解质界面阻抗大、锂离子传输效率低等问题。 除了科研院所,
    2025-09-29 08:51
欢迎投稿
联系人:王女士
Email:cbcu#cbcu.com.cn
发送邮件时用@替换#
电话:010-56284224
在线投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