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购税政策巨变!现在买还是明年买,差距竟然这么大?

时间:2025-10-13 14:36来源:未知 作者:子蕊
点击:

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税务总局近日连续发布两项重磅公告,对新能源汽车的税收优惠政策进行重大调整。10月9日发布的《关于2026—2027年减免车辆购置税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的公告》和10月10日发布的《关于调整享受车船税优惠的节能 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的公告》,掀起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一波巨浪。

 

这些政策调整将直接影响消费者的购车决策,也引发了市场关于“是否应该抢在年底前购车”的热议。

 

购置税与车船税:双重大调整

 

购置税政策:从“免”到“减”

 

根据2023年发布的政策,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购买新能源汽车可免征车辆购置税,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免税额不超过3万元。而2026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期间,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将从全额免征改为减半征收,即税率由10%降至5%,每辆车减税上限为1.5万元。

 

这意味着,购买一辆20万元的新能源汽车,2025年购买可节省约2万元购置税,而2026年购买则只能节省1万元,消费者需多支出1万元。

 

技术门槛大幅提升

 

更严格的是,新能源汽车要想继续享受税收优惠,必须满足更高的技术要求。纯电动乘用车百公里电能消耗量需不高于《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限值 第1部分:乘用车》对应车型的电能消耗量限值。

 

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面临更严格要求:纯电动续驶里程应满足有条件的等效全电里程不低于100公里,相比现行要求的43公里大幅提升。电量保持模式燃料消耗量限值也更为严格,整备质量2510kg以下的乘用车需低于国家标准的70%,整备质量2510kg及以上的需低于75%。

 

政策调整对消费者的影响

 

购车成本明显上升

 

购置税优惠退坡直接导致消费者购车成本增加。对于购买30万元以上的高端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由于减税额上限为1.5万元,实际税负增加更为明显。例如购买50万元的新能源汽车,需缴纳3.5万元购置税,比全额免征时多出3.5万元。

 

车型选择可能受限

 

技术门槛的提高意味着部分现有车型可能无法进入2026年的《减免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表示,“这次调整对于明年1月1日开始减半征收购置税的部分车型提出了更高的能耗要求,有助于淘汰落后产能”。

 

短期内,消费者可选择的车型范围可能缩小,但长期来看将促使市场提供更多优质产品。

 

促进技术升级与产业发展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新规将促进电池容量、混动系统等技术升级,优化驾乘体验,提升产品安全性与竞争力。“严格的标准推动企业推出更高性能车型,满足消费者对长续航、低能耗的需求。”

 

政策调整避免了盲目“堆电池”追求里程,同样避免了满电、馈电油耗严重偏离的倾向。电量保持模式的新要求,提升了车企对传动系统效率的关注,更高热效率的专用增程器、内燃机,更高效率的DHT产品预计也将大量应用。

 

消费者该如何抉择:现在买还是当等等党?

 

抓住免税末班车

 

2025年是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的最后一年,现在到12月31日是享受全额免税的最后机会。对于已经确定购买新能源车的消费者,提前购车计划可节省可观成本。尤其对于计划购买中高端新能源车的消费者,搭上免税“末班车”的经济效益更加明显。

 

权衡技术升级与成本节约

 

然而“等等党”也可能有收获。2026年后的新能源汽车将面临更严格的技术要求,这意味着车企会推出更先进的产品。技术升级将带来更长的续航里程、更低的能耗水平,消费者可能获得更好的产品。

 

综合考量个人需求

 

消费者需根据自身情况权衡利弊。如果对现有车型技术满意,今年购车可立即享受免税优惠;如果更期待下一代技术,愿意为此多付一定购置税,则可等待2026年新车型。

 

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成本(如电费、保养费用)通常低于燃油车,且政策调整后仍有一定税收优惠。对于长期使用车辆的消费者,综合考虑全生命周期成本,购置税增加的影响可能相对较小。

 

理性决策,把握购车时机

 

新能源汽车税收优惠政策的调整,标志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和技术驱动。提高技术门槛的要求将推动整个行业向更高质量、更环保的方向发展。

 

对于消费者而言,如果有心仪的车型且满足当前需求,抓住2025年最后的免税窗口是明智之选;如果您对现有技术不满意,愿意等待更先进的产品,那么做一名“等等党”也可能获得更好的体验。

 

政策调整在即,市场变化在即,理性看待政策变化,根据自身需求做出决策,才是购车的最佳选择。

(责任编辑:子蕊)
文章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电池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电池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503204601
邮箱:cbcu@cbcu.com.cn
猜你喜欢
专题
相关新闻
本月热点
  • 电池的“阴极”是正极还是负极?为什么总有人傻傻分不清?

    在电池的世界里,术语的混乱常常让人抓狂:有人说阴极就是正极,也有人说阴极明明是负极。就连某知名科普博主都曾在直播间翻车:锂电池放电时,电子从阴极流向阳极啊不对,到底哪个是正极? 今天,我们就来解开这个百年迷惑为什么电池的阴极是正极,阳极反而
    2025-09-26 10:32
  • 原电池、电解池、腐蚀电池:从生活例子看懂核心原理

    很多人觉得 电池原理 是化学难题,但其实它们藏在遥控器、自行车、铁锅这些日常物品里。下面咱们就用 理论 + 生活案例 的方式,把三种电池的核心逻辑讲透,看完你会发现:原来原理这么好懂! 一、原电池:自己发电的 能量小马达 从 5 号干电池看懂核心逻辑
    2025-09-24 11:18
  • 我们只知道电池的“循环寿命”,那你知道电池的“日历寿命”吗?

    在探讨电池性能时,我们经常会听到循环寿命这一术语,它指的是电池在特定充放电条件下能够完成的充放电循环次数,直到性能下降到某一特定阈值(如容量衰减到初始容量的80%)。然而,除了循环寿命,电池还有一个同样重要的性能指标日历寿命。 一、什么是电池
    2025-09-24 10:25
  • 深度解析:电池C率!

    编辑 1. C率全称 C率全称是充放电倍率,表示电池充放电的电流与其额定容量的比值,是衡量电池充放电速度的重要参数,直接影响电池的性能、寿命和应用场景。 编辑 2. C率的定义与计算公式 C率(C-rate)用于量化电池的充放电速率,公式为: C率(C-rate)= 充
    2025-10-09 17:25
  • 锂电池的DOD(放电深度)如何影响寿命?

    一、什么是放电深度DOD? 放电深度(DOD)是指电池放电电量占其额定容量的百分比。例如,一个额定容量为100Ah的锂电池,如果放电了80Ah,那么其放电深度就是80%。放电深度的深浅直接影响锂电池的寿命,放电越深,电池寿命越短。 编辑 二、DOD对锂电池寿命的
    2025-09-19 09:12
  • 欧盟新电池法执行深化:中国企业的合规突围与技术革新

    一、规则刚性约束下的市场分化格局 2025 年 8 月 18 日,欧盟《废旧电池管理》法规第 96 条正式生效,标志着全球最严格的电池环保法规进入全面执行阶段。该法规构建了 数字身份 + 碳足迹 + 责任延伸 的三维监管体系,对电池出口企业形成硬性约束。根据法规第
    2025-09-18 13:50
  • 最高可获5000元补贴,广州市3亿元汽车消费补贴即将启动

    从广州市商务局获悉,广州市促进汽车消费专项活动启动,9月15日~30日购车最高补贴5000元(3亿元总额,先到先得,用完即止)。据了解,个人消费者在活动期间购买含税价10万元(含)以上的小客车新车,最高可获5000元政府补贴。此外,在享受政府现金补贴的基
    2025-09-15 08:56
  • 固态电池成热点!中科院在固态电池材料实现突破,多家公司透露固态电池新进展

    固态电池 迎来新进展,行业加速迈向量产阶段! 根据中国科学院官方的信息,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科研团队提出了一个固态 锂电池 界面调控新方案,可以实现一体化电极-电解质材料,进而改善电极与电解质界面阻抗大、锂离子传输效率低等问题。 除了科研院所,
    2025-09-29 08:51
欢迎投稿
联系人:王女士
Email:cbcu#cbcu.com.cn
发送邮件时用@替换#
电话:010-56284224
在线投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