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后市场数字孪生与锂电池故障检测预警技术研讨会&演讲专家介绍

时间:2025-04-11 09:20来源:未知 作者:小刘
点击:
编辑

陈俊龙 | 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

演讲主题:数字孪生驱动的新能源汽车后市场智能化转型

陈俊龙( C. L. Philip Chen)博士,中组部国家特聘专家,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讲座教授。陈教授是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教育部健康智能与数字平行人工程中心主任、 广东省智算模型与智能认知重点实验室主任、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协会联席会长。他是IEEE Life Fellow、AAAS Fellow、IAPR Fellow、 欧洲科学院院士(Academia Europaea)、欧洲科学与艺术院院士(European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Arts)、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FFM-RAE)、中国自动化学会(CAA)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CAAI)及香港工程师学会 (HKIE) Fellow。陈教授曾任澳门大学科技学院院长及澳门科协副会长。澳门大学获得工程学科及计算机工程的完成国际认证是陈教授对澳门工程教育的至高贡献。

陈教授曾任IEEE Trans. on Cybernetics (2020-2021),及IEEE Tra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Systems (2014-2019)两个顶级SCI期刊总主编,曾任该学会国际总主席 (2012-2013),也是国内期刊 CAAI Trans on AI, 《中国科学》,和《自动化学报》的编委。2018年陈教授获得了IEEE系统科学控制论的最高学术维纳奖(Norbert Wiener Award),获 2021 IEEE Joseph Wohl 终身成就奖,吴文俊人工智能杰出贡献奖, 及获2016年母校美国普渡大学杰出电机计算机工程奖。

陈教授科研方向主要在智能系统与控制,计算智能,混合智能,数据科学方向,他是2018-2023连续6年Clarivate Analytics的全球高被引科学家(2018 在计算机,2018-2023年在工程及计算机双学科), 谷歌学术引用6万余次。在斯坦福大学发布的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共20+万名),从2019年至今连续入选在“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1960-2023)”和“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两个榜单,在“2023-2024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名列全球前951名,在高排名学者™(Highly Ranked Scholars™ )计算机类(Computer Science)近五年的影响力全国排名中名列第一,位列全球第14名。他曾获中国自动化学会自然科学奖及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及澳门自然科学奖。

编辑

任起龙 | 英国皇家学院工艺院终身院士、北汽福田汽车特级总师

演讲主题:汽车后市场趋势及数字孪生技术智能化新助力

北汽福田汽车特级总师,工信部碳中和领军人才、智能制造领军人才、企业经营管理领军人才,工信部首批名师专家;世界生产力科学院院士、乌克兰国家工程院院士;《中国农村高质量发展研究》课题组特聘专家;《中国科学家年鉴》主任委员、中国科学家论坛主席团副主席兼首席科学家、第十一届世界健康产业发展大会主席团副主席;中华环保联合会一带一路生态环境合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ESG专委会特聘专家;两弹一星教育局科普专家;入选科技部、中国科协建国75周年国家大型文献《奋进中国新征程》并成为封面人物。

编辑

邱志军 | 欣旺达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监

演讲主题:锂电池安全仿真与应用

欣邱总监是欣旺达动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仿真及AI部总监

高级工程师职称,研究方向为锂离子电池模拟仿真、理论计算优化材料设计、有限元仿真优化电池设计、机器学习优化制成工艺和运维

核心成果:开发数十项仿真模型并应用于多款量产产品,授权专利60余项

编辑

陈明彪 |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国家一级助理研究员

演讲主题:锂离子电池内部短路风险估算与早期预警研究

陈明彪,工学博士,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青促会会员,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电池》的青年编委会委员。近十年,一直从事大规模储能技术研究的相关工作,特别是围绕着锂离子电池热管理、热安全以及冰浆成核、制备、蓄冷等方面展开系列应用基础以及应用研究工作。先后主持纵向科研项目6项(包括国家重点研发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以及企业委托项目1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一作/通讯作者的SCI论文8篇),谷歌学术被引次数1050余次;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

编辑

姜久春 |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监

演讲主题:锂电池安全仿真与应用

姜久春,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理工大学深圳研究院首席科学家,湖北工业大学特聘教授。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长期从事锂电池应用技术研究,近5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和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和子课题多项,发表SCI/EI检索论文70余篇,参与制定动力电池相关国标、行业标准及团体标准5项,授权发明专利31项。

编辑

严晓 | 上海伏达储能数字化研究院理事长

演讲主题:锂电数字化检测诊断助力新能源车后市场

严晓,美克生能源(曾用名 上海玫克生储能科技,www.battery-doctor.cn)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上海伏达储能数字化研究院理事长。长期关注锂电池全产业链的价值创造,研究锂电池知识图谱尤其是电池老化过程中关键电池参数(KBP)的变化规律和“免拆解”对整个电池包在电芯层面进行快速检测分析确定KBP及其一致性的方法,并带领美克生团队推出了预诊断安全系统(Prognostic Safety System,PSS)、基于PSS的储能数字化体系和研发了基于电化学模型的“血液级”诊断技术。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通过李政道CUSPEA项目赴美国获U Penn博士学位,曾任职于香港科技大学、硅谷ReadRite和Seagate、中科院苏州纳米所、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发表论文60余篇、发明专利50多项。前CASPA理事,上海市特聘专家。

编辑

高铭蔚 | 西安讯湃快速充电技术有限公司

演讲主题:交流对电池老化机制的分析与EIS在电池安全预警中的应用

高铭蔚,电化学工程师 总经理助理,主要从事锂电池材料层级、性能层级系统层级的失效模式、机理及后果方面的工作,致力于锂电池及PACK纹波加热应用的研究方向,目前在西安迅湃快速充电技术有限公司担任总经理助理,电化学工程师,负责专利、著作编写,电池失效分析等。

编辑

徐洋波 | 上海云智兔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演讲主题:电池故障诊断及电池内阻检测技术

徐洋波,西南交通大学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工学硕士毕业。 主要从事氢燃料电池控制系统设计,大功率数字化变频电源的设计与开发;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设备,充电站及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电动汽车电池充放电检测设备及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电动汽车车载双向DC/DC变换器设计与开发。创立上海云智兔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专注电池充放电检测设备,基于大数据的电池故障诊断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编辑

彭绍湖 | 广州大学教授

演讲主题:基于传统算法和深度学习的视觉外观缺陷检测研究

彭绍湖, 檀国大学(韩国)控制与信号处理博士,广州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学院讲师,广东省声像灯光科技促进会专家,曾任韩国Shonics公司算法工程师,韩国Techvalley公司算法工程师,曾任《电脑与电信》杂志编委,《IET Computer Vision》(SCI杂志) 审稿人,多个国际学术会议审稿人,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发表高水平论文30多篇,其中SCI论文12篇,主持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1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与发表教材1部《从零开始:数字图像处理的编程基础与应用》,参与发表专著1部《图像分割原理与技术实现 》,20年的机器视觉行业经验和算法设计经验。

编辑

黄昊 | 深圳市新能源汽车促进会研究员

演讲主题:现有电池产业政策下的数字孪生技术应用及发展趋势

深圳市新能源汽车促进会行业研究部研究员,从事电池行业研究、政策研究、标准化研究3年,参与了《电池工业年鉴》等多个报告编制,参与编制标准10余项,直接参与了《锂离子电池故障诊断和预警技术要求》的团体标准和地方标准编制工作。

参会=137-3018=7102

编辑

(责任编辑:子蕊)
文章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电池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电池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503204601
邮箱:cbcu@cbcu.com.cn
猜你喜欢
专题
相关新闻
本月热点
欢迎投稿
联系人:王女士
Email:cbcu#cbcu.com.cn
发送邮件时用@替换#
电话:010-56284224
在线投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