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投证券近日发布电力设备及新能源:氢能:从绿色航运看绿色甲醇空间及节奏。
以下为研究报告摘要:
IMO环保新规趋紧且时间表日益迫近,绿色甲醇为船舶替代燃料长远之计。航运业碳排放(CO2当量)占全球人为碳排放近3%。IMO自2011年始制定EEDI从船舶能源效率着手航运碳减排,2018年通过航运碳减排初始战略,并于2023年在修订后的航运温室气体减排战略中明确到2030年航运业碳强度至少下降40%、碳排放量下降20%并力争30%、2040年碳排放量下降70%并力争80%、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且IMO的环保规定不仅是CO2,还涉及SO X、NO x和颗粒物等。为应对IMO环保新规,船公司可选择降低航速、节能技术改造和应用替代燃料,应用替代燃料为中长期选择。LNG、绿氨、绿醇和氢能等替代燃料中,绿醇可满足IMO所有现有环保规定且其对海洋污染小(其LC50为最高),为船公司的长远之计。
现有船舶在手订单预计支撑672万吨绿醇需求;伴随船舶下水,绿醇需求有望于2025年开始释放。现有船舶在手订单中替代燃料船舶占比49.5%,以LNG和甲醇动力为主。其中,LNG动力主要集中在LNG运输船,甲醇动力船集中在集装箱船。参考Ship&Bunker,甲醇船舶在手订单对应672万吨绿醇需求;我们基于中远海控单位运力TEU的耗油量计算得到的箱船绿醇需求为664万吨,基本一致,且未考虑双燃料船舶以及油轮和散货船的需求。IMO目标为2030年零碳燃料占比5%-10%,极端假设该部分全部为绿醇,则对应2130-4260万吨需求,实际上,基于船舶技术路线选择未定,极端假设成立的可能性低。需求节奏看,甲醇集装箱船(含Ready)2024年下半年至2027年分别交付19.65/43.08/58.24/47.38万TEU,2025-2026年将是绿醇需求上量的阶段,尤其是2025年下半年起。
供给端,绿醇项目规划多、落地少、成本高;行业有望出现阶段性供需错配。如果只考虑已备案且明确建设规模的项目,不考虑企业间签署但未备案的项目,截止2024年5月,国内备案的绿醇项目体量在1100万吨;此外,根据全球甲醇协会,全球可再生甲醇产能于2025-2027年分别为630/1280/1920万吨,中国产能占主要部分。但从项目实际落地情况看,国内绿色氢氨醇一体化项目大部分延期开工或不开工。成本端,我们测算绿电成本0.25元/kWh、电解槽年负荷4000h、制氢系统700万元/5MW的情况下,绿色甲醇的成本为4272.84元/吨;其中,原料气成本合计占比86.29%,氢气成本占比75.33%。绿色甲醇降本路径主要从(1)降低风光发电成本和电解槽成本、降低电解槽能耗等进而降低绿氢成本(2)降低CO2成本以及(3)提升催化剂性能等方面展开。综合供需节奏,我们预期伴随船舶交付,行业有望出现阶段性供需错配,绿醇有望呈现价格弹性。
投资建议:航运为绿醇率先起量的应用场景,现有在手订单对应672万吨需求并有望于2025年开始释放。但供给端“规划多、备案多、但落地极少”,预计伴随需求端放量,将出现阶段性的供需错配。落实到投资上,当前为左侧位置,但需求空间和节奏明确,可重点关注上游生物质气化和CCUS相关标的如冰轮环境,下游关注绿醇项目运营商如吉电股份、中国天楹、辉丰股份等。从绿醇的技术路线看,绿氢为绿醇生产不可或缺的原料,关注电解槽和制氢电源等制氢设备环节公司如石化机械、华光环能、禾望电气等,以及冷却塔和电解槽的海鸥股份。
风险提示:船舶技术路线不确定性;降本不及预期;氢氨醇一体化项目进展不及预期;关键假设不及预测对成本测算的影响。
(责任编辑:子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