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

时间:2025-03-03 17:02来源:未知 作者:小刘
点击:

深圳市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

  为抢抓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融合发展的战略机遇,加速构建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生态,推动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加快建设国际国内领先的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集聚区,加快打造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按照《关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深圳市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行动方案》《深圳市培育发展未来产业行动计划(2024-2025年)》等文件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发展目标

  到2027年,在机器人关键核心零部件、AI芯片、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融合技术、多模态感知技术、高精度运动控制技术、灵巧操作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新增培育估值过百亿企业10家以上、营收超十亿企业20家以上,实现十亿级应用场景落地50个以上,关联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以上,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相关企业超过1200家。打造公共服务平台矩阵,吸引更多上下游企业、科研机构、创新团队等加入,形成更完善的产业生态,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综合实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二、重点任务

  (一)引领核心技术攻坚突破

  重点支持具身智能机器人核心零部件、AI芯片、仿生灵巧手、基座及垂直领域大模型、本体控制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揭榜挂帅、项目经理人制、业主制等方式分阶段、分批次组织实施科技重大专项。

  1.开展核心零部件攻关。攻关高能量密度的微小电机及驱动技术,研制高精密微型一体化关节模组。攻关六维力、电子皮肤、多维触觉感知技术,研制高精度视、触、力等多模态传感器。研制高性能、高集成度的类脑视觉传感器。研制高能量密度、轻量化电池

  2.加大机器人AI芯片攻关。研究集神经网络处理器指令集架构、存算一体计算架构、异构多核架构、低功耗模式及算法工具链于一体的新型AI芯片架构。研发支持Chiplet集成扩展、具身智能VLA/VTLA端到端大模型和多模态大模型推理加速、认知推理类脑芯片、低延时驱动接口、多传感接口、低功耗的机器人AI芯片。研制机器人端侧计算芯片及模组,推进国产化替代。

  3.研制高性能仿生多指灵巧手。突破仿生精细化结构、轻量化高强度材料与类肌肉驱动技术,研制具备高载荷、高灵活性、精细操作能力的仿生多指灵巧手。研究灵巧手多自由度运动、多指协同、指关节动态柔顺等控制算法,攻关手-眼-脑协同的灵巧操作技术。

  4.构建具身智能基座及垂直领域大模型。基于世界模型及视觉-触觉-语言-动作(VTLA)等多模态输入输出,构建具备交互、预测与决策能力的具身智能基座大模型及其训练、推理技术体系,形成长序列推理(COT)和自主学习能力,支持跨场景任务处理。围绕重点应用场景,研发垂直应用大模型。

  5.突破具身智能本体控制技术。研究基于人体数据驱动的双臂、双腿、腰腹核心协同控制技术,突破基于人臂运动特性的协调作业轨迹规划技术与非线性实时下肢协同控制技术。

  (二)打造公共服务平台矩阵

  6.高标准推进重点实验室建设。支持福田实验室突破具身智能感知、移动、决策、交互等关键核心技术,打造前沿开放的具身智能平台底座。支持光明实验室建设大湾区昇腾算力应用创新研究院,推动昇腾AI算子开发和开源社区生态建设。支持组建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市重点实验室。

  7.高能级打造创新服务平台。支持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深圳)建设具身智能技术试验场,推动场景应用落地。支持深圳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院建设广东省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带动产业上下游协同开展技术攻关和产业应用。面向具身智能领域建设开放创新平台、开源社区、评测适配中心、创新中心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配置通用模型库等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并开放共享。支持企业在国内人才聚集地建立研发中心。

  8.高水平布局检验检测平台与中小试基地。开展具身智能机器人测试和评价关键技术研究,制定检验检测方法,加强关键检测设备及装置研发。制定具身智能机器人认证标准和流程,打造国家级检测认证机构,完善评测配套工具。布局概念验证中心、中小试基地等产业创新服务载体。

  9.构建跨本体多样性开源数据集。研究具身数据采集解耦、遥操作与人类示教等方法,开展具身数据采集关键技术攻关。面向典型垂直应用领域,搭建技术试验场,基于视、触、力、位等多模态数据要素,开发真机数据采集平台和数据仿真平台。利用设备共享平台丰富数据来源,提升数据集的多样性和适用性。鼓励牵头和参与制定具身数据采集领域的地方、国家、国际标准,生成并发布开源数据集。

  10.强化具身智能模型训力支撑。通过“训力券”加大力度支持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租用市内外智能算力开展具身智能模型训练和应用。

  11.推进标准体系建设和知识产权保护。围绕具身智能机器人软硬件接口、评价测试、场景应用、安全、伦理等领域制定一批标准。支持组建深圳市具身智能机器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打造深圳市知识产权“一站式”协同保护平台。

  (三)营造最优科技创新生态

  12.提升规模化制造能力。支持具身智能机器人企业建设制造工厂,将其实施的重点工业投资项目纳入《工业项目名录》。

  13.支持首台(套)应用和爆款产品培育。重点支持具身智能机器人企业提升产品研发技术水平,推动新产品、新技术首次应用和产业化,积极培育具备竞争力的爆款产品。

  14.加快开放应用场景。聚焦政务服务、工业制造、教育、医疗健康、交通、气象、经济运行、公共安全、生态环保等重点领域,滚动开放不少于50个应用场景。

  15.强化供应链协同创新。成立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联盟,促进整机厂商与零部件供应商的合作。鼓励下游企业积极试用联盟成员企业研制的具身智能机器人产品。

  16.精准服务“链主”企业。支持龙头企业自主创新,做大做强,精准服务在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链发挥引领性作用的企业,在资金、空间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17.支持企业出海拓展。建设服务全球的具身智能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交易平台。为企业提供海外市场信息、法律法规咨询、人才招聘等服务。支持企业出海开拓国际市场,简化具身智能机器人产品出口通关流程,提高通关效率,降低企业成本。

  18.深化行业交流合作。举办高交会、灵巧手大赛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论坛、展会、赛事等行业活动。鼓励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国际交流合作。

  三、保障措施

  组建产业专班,统筹协调职能部门、重点承载区、高校院所及企业主体,建立产业发展动态监测、前沿技术研判和政策规划协同机制,深化产业顶层设计;实施顶尖人才引育工程与科技创新人才专项,完善校企联合培养体系,夯实产业发展人才支撑;聚焦具身智能机器人、灵巧手等细分领域建设专业化园区,以机器人剧场、未来街区等创新形式打造机器人友好示范园区,强化产业生态空间承载。

  

(责任编辑:子蕊)
文章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电池联盟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电池联盟)”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
QQ:503204601
邮箱:cbcu@cbcu.com.cn
猜你喜欢
专题
相关新闻
  • 加码电池产业链布局,佳禾智能拟2.3亿元收购佳超科技51%股权

    7月25日,佳禾智能发布公告称,公司拟以现金方式收购东莞市佳超五金科技有限公司51%股权,此次股权交易总额预估值暂定为人民币22,950万元。
    2024-07-28 08:15
  • 助力燃料电池系统及整车智能化加速落地!这两家企业“牵手”

    近日,位于外冈镇的风氢扬氢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与第三方检测、检验和认证机构莱茵技术(上海)有限公司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将大力推进燃料电池系统及零部件质量认证体系,助力燃料电池系统及整车智能化加速落地。
    2024-06-11 11:05
  • 是黑灯工厂,更是“无忧工厂”——锂电材料行业智能化转型之路

    新能源锂电池是汽车制造和组装过程中的核心零部件,承担着固定、连接、绝缘、隔离等功能。随着锂电池产业的迅猛发展,锂电池加工件的市场需求也日益旺盛。作为新能源产业链上游的锂电材料企业,交付能力以及高效率是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的重要因素。 1 严
    2024-06-07 00:13
  • 大圆柱电池加速,逸飞激光智能装备先发!

    7月25日,武汉逸飞激光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逸飞激光,股票代码:688646.SH)刊登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发行结果公告。这意味着国内资本市场将迎来首家圆柱全极耳电池智能装备上市公司。
    2023-07-26 09:59
  • 星恒携手KUKA进军智能移动机器人(AGV)锂电池市场!

    近日,星恒携手KUKA机器人,推出搭载星恒高能铁锂系列电池的高效能AGV锂电池解决方案。以优越的循环寿命、优异的低温性能、卓越的抗衰减能力,为KUKA旗下KMP-1500p、KMP-600p等多款移动机器人提供定制化锂电池解决方案,突破AGV锂电应用难点,加速布局AGV锂电
    2023-07-18 11:00
  • 美特新材锂离子正极材料智能生产线开工和钠电正极新产品发布

    6月28日上午,在望城经开区内,湖南美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简称“美特新材”)锂离子正极材料智能生产线项目开工,项目占地超1万平方米,预计全面建成后,将形成1万吨钴酸锂产能,年营业收入超10亿元。同时,美特新材还召开了钠电正极新产品发布会,会
    2023-07-02 09:54
  • 宁德时代、比亚迪同时落子深圳

    近日,深圳市市委书记、市长分别出席多个新能源领域活动,两大新能源龙头企业不约而同在深圳落子布局。
    2023-06-19 11:22
  • 远景零碳智能电池产业园首批储能电池包下线

    近日,位于十堰工业新区的远景动力零碳智能电池产业园首批储能电池包下线并发货,标志着远景动力零碳智能电池产业园项目进入新阶段。
    2023-05-26 08:22
本月热点
欢迎投稿
联系人:王女士
Email:cbcu#cbcu.com.cn
发送邮件时用@替换#
电话:010-56284224
在线投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