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解制氢碱性电解槽稳定性与寿命加速测试方法》团体标准第二次讨论会顺利召开,推动行业技术规范新进展
时间:2025-03-20 16:42 作者:子蕊
近日,中国绿色能源研究院牵头组织的《水电解制氢碱性电解槽稳定性与寿命加速测试方法》团体标准第二次讨论会圆满落幕。本次会议聚焦标准文本的修订与核心参数优化,旨在通过科学化、规范化的测试方法,提升碱性电解槽的可靠性评估效率,为氢能行业的技术迭代与规模化应用提供重要支撑。 标准参编找我:137-3018=7102 标准修订亮点:聚焦核心参数,完善测试体系 此次讨论会在第一次会议的基础上,对标准内容进行了多项关键调整与细化,主要包括:
范围调整:删减材料限制,强化普适性
术语定义:量化关键指标,明确判定标准 耐碱损失率:隔膜材料在碱液环境中的质量损失程度,判定阈值为1.5%; 电解槽寿命:从启用至电压衰减至最低允许值的累计使用时间;
电极寿命:结合工频波动(每日2次,全年365次),当电压衰减率超10%即判定失效。
测试流程优化:新增清洗步骤,提升数据可靠性
电解槽加速测试:阶梯电流密度下的极限挑战 行业意义:加速技术验证,助力绿氢降本
碱性电解槽作为当前商业化最成熟的制氢技术之一,其寿命与稳定性直接影响绿氢生产的成本与可靠性。然而,传统测试方法周期长、成本高,难以满足行业快速迭代需求。 专家声音:严谨与实用并重 会上,国电投中央研究院刘阳等专家就“额定电流密度认定标准”提出关键建议,强调需结合市场主流产品参数设定阈值,避免厂商主观定义导致测试偏差。编制组表示将充分吸纳意见,在后续版本中补充行业调研数据,确保标准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 下一步计划:加速推进标准落地 据项目组透露,修订后的标准文本将于4月中旬完成审定,预计上半年完成报批并发布。该标准不仅填补了国内碱性电解槽加速测试领域的空白,还可为国际标准制定提供“中国方案”,推动氢能装备全球化竞争。
结语 来源:未知 (责任编辑:子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