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智汇能源技术研究院 > 咖说 > 聊政策 >

孙逢春:要对每1只动力蓄电池100%跟踪溯源

 
       在政策和市场环境的双重因素作用下,我国已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产销大国。预计到2020年,动力蓄电池累计退役量将超过20万吨,这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以及社会环境安全构成了新的挑战。
 
       近日,“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综合管理平台”在北京理工大学宣布正式启动,《中国汽车报》记者在会前独家专访了北京理工大学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孙逢春。
 
       孙逢春院士长期致力于新能源汽车整车集成与驱动理论研究、关键技术开发和工程应用工作,是国家新能源汽车专家组专家。
 
       国家层面规划 动力蓄电池体系建设意义重大
 
       我国新能源汽车上有大量的动力蓄电池在使用。从国家、企业和研究院所层面上,大家都认为,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是一个非常紧急的问题。”孙逢春院士说,“前几年在十城千辆项目、公共领域示范和家用电动车上安装的第一批动力蓄电池已经到了退役的时候,虽然数量不是很多,但如何处置很受关注。”
 
       据悉,在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退役潮还没来临时,国家及相关部门已经从顶层开始了动力蓄电池的溯源体系建设。今年,《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等与动力蓄电池相关的政策法规陆续推出,表明我国政府对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问题高度重视,并走出规范管理的第一步。
 
       未雨绸缪,源自前车之鉴。
 
       我国在电池方面是吃过亏的。比如铅酸电池,应用于包括汽车发动机的启动等不少场景,铅酸电池的报废和回收利用曾经出现比较多问题。我们现在打‘蓝天保卫战’,如果车用动力蓄电池没管理好,这个攻坚战就等于白打了。所以,从环保和绿色可持续发展上来说,动力蓄电池的回收利用溯源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孙逢春院士强调。
 
       全过程管理力求百分百全溯源
 
       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综合管理平台,分为新能源汽车车载管理模块和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模块,前者由北京理工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负责管理;后者是从车上退役之后,走向梯次利用、解体、回收利用等,由中汽中心负责管理。孙逢春院士指出,这样的全过程管理,为的是能够对每一只电池百分之百地跟踪溯源。
 
       按照《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8月1日之后,中国市场上销售的新能源汽车的动力蓄电池都要纳入管理,包括进口新能源汽车。
 
       据孙逢春院士介绍,对于国产新能源汽车,2017年之后销售的车型已经全部在新能源汽车国家监管平台之上;2017年之前的车型,车型资料多集中在公交、出租、车企手中,这部分车型需手动上传到监管平台之上。对于2018年8月1日之前销售的进口新能源汽车,具体管理细则暂未推出。
 
       试点地区和企业还远远不够
 
        7月下旬,《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实施方案》确定京津冀等17个地区和中国铁塔公司1家国企作为试点地区和企业。
 
       对此,孙逢春院士认为,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点地区还不够多,只要具备一定的资质就可以作为试点,新能源汽车后续发展还将有大量的电池,随之也会有大量电池陆续退役。
 
       从目前来看,试点地区也是新能源汽车发展最快的地方,试点主要针对电池回收利用方面。中国铁塔公司是一家电池梯次利用领域的大型国有企业,它网点众多,在全国大中城市都有店面。
 
       电池分散难题待解
 
       对于目前电池溯源管理中的困惑,孙逢春院士说:现在,动力电池在车上的使用监控管理、退役后的梯次利用和拆解由企业负责的都没有问题,我最担心是动力电池拆减成小移动电源走入个人使用环节的监管,例如个人使用的充电宝和小型电动工具等。这些细节问题还需要找到适当的解决办法。”
 
       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动力电池回收溯源平台目前管理着100多万辆新能源汽车,从8月1日起,也将对新能源汽车上运行的每一块动力电池进行实时动态的跟踪监管与记录。
 
       孙逢春院士认为,从国家层面上对动力蓄电池进行全过程监管,“中国是第一个这么做的”,这对全球电动汽车的发展有着引领作用。
 
       此平台正式启动,标志对新能源汽车运行及动力电池的监测与管理进入了国家正式的监管程序,保证了新能源汽车能够快速、绿色的发展。
 

文章标签: 动力蓄电池 孙逢春